第337章 开两汉之先河,最高权力的合法汉相(4 / 6)

越来越悬殊了,能够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只是希望这一次见面,不会是最后一次。

(后世感慨李翊与陈登的友情,因鱼脍而结识,故产生一个新的成语“鱼脍之交”)

“益德,到你了!”

张飞兴奋地摩拳擦掌,早在轮到他之前,他便已经在接受同事们的嘘寒问暖了。

因为不出意外,张飞将会是齐汉最后一位国公。

“张飞领大司马,封涿公,食邑八千户。”

“许开府治事。”

果不其然,张飞不出意外地,同样领到了国公之位。

而大司马一职,相当于是总参谋长。

主掌武将考核、军械调配、边防屯田之类的事务。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缩减了张飞的职权范围。

这也是刘备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做出的决定。

张飞在战场上确实是奇谋百出,但战场之外实在不够圆滑。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所以就当个总参谋长,是最适合张飞的岗位。

“嘿嘿,多谢!多谢诸位同僚了哈。”

“俺老张日后便是我大汉的大司马了,诸位多多指教,多多指教!”

张飞这人其实也挺好名利的,喜欢显摆。

所以目前受封的人之中,属他最兴奋。

接下来便是鲁肃与荀攸了。

“鲁肃领卫尉,封东城侯,食邑七千户。”

卫尉是皇宫与京城的安保。

可以统率羽林郎、虎贲卫,并负责皇帝及百官人身安全。

因为汉朝文武官员分得不是那么细致。

所以鲁肃看似是文官,其实也可以领武官职位。

就比如历史上的贾诩当过骠骑将军,诸葛瑾当过大将军是一个道理。

此前鲁肃是太傅,位列三公。

现在变成卫尉,看似降官了,实则不然。

太傅其实是原来的东汉的三公,但东汉已经名存实亡。

鲁肃的权力其实没有那么大。

并且由于刘备恢复了丞相之位,三公自然也会顺理成章的取消。

因为其与丞相的职权冲突。

而卫尉一职,相当于是中央警卫局的局长。

权力极大。

绝对对得起鲁肃凌烟阁第五功臣的名位。

“荀攸领尚书令,许参录朝政。”

“封颍阴侯,享食邑七千户。”

尚书令是行政的中枢执行。

负责拟定政令,协调丞相与皇帝的政务。

相当于国家的秘书长,有点儿类似丞相的副手。

所以权力也同样不小。

“臣等谢主隆恩!”

鲁肃、荀攸双双谢过。

“赵云领中护军,掌管禁军。”

“封常山侯,享食邑七千户。”

中护军是掌握禁军精锐的统帅。

专职护卫皇帝,统领白毦兵、虎贲卫等特种部队,

有监管宗室的安全指责。

相当于是中央的警卫团的团长。

“陛下!”

赵云并未似前面几位前辈一样谢恩。

转而是上前谏言道:

“霍去病曾言:匈奴未灭,无用家为?”

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

“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

“汉朝人民,屡经兵革,饱尝战火。”

“云微末之功,不敢受此七千食邑。”

“乞请将田宅尽数可归还百姓,令其安居复业。”

“唯请陛下圣裁!”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这赵云疯了吧?

七千户食邑不要,要把田宅还给百姓?

常言道,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

赵云作为地地道道的常山侯,这在父老乡亲面前是何种的殊荣?

结果这厮居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拒绝陛下的好意,要放弃所赐田宅。

这人该不会是个显眼包吧?

不怪众人对赵云感到不满。

只因大伙儿舍生忘死、奋勇拼杀,就盼着在册封大典上领赏。

好给子孙后代谋福,安享晚年。

结果你赵云蹦出来开一个主动放弃食邑的头。

那你让后面听封的人怎么办?

你赵云倒是成圣人了。

那我被道德绑架了啊!

“……子龙,既是陛下好意,还是受之罢。”

李翊出声责备,劝赵云接受食邑。

赵云却道:

“云不仅仅追随陛下,更是追随仁义之所在。”

“只盼有一天能够四海清平,百姓安居乐业,云便心满意足。”

“如今天下未定,云绝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