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爷让步!(4 / 6)

仪式。

它毕竟衍生于道教,讲究的就是清心寡欲,一切从简。

所以卖相好,成本低。

根本不需要民众花太多精力在其身上。

并且其也没有道教那些炼丹之类的高成本、高精力的活动。

除此之外,米教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那就是比起其他宗教,你入教就要让你交钱。

甚至没交够钱,你都得不到“救赎”。

但米教不会。

五斗米教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最开始的时候,要求教众入会时须纳五斗米。

但张鲁为了推广传播米教,就改为教会反过来给你米。

当然,肯定不可能每人五斗,大多是象征性的给一点。

这对于老百姓而言,基本上是不拿白不拿。

更何况基本上你一入会,上面就会有师君带你、教你。

这很符合国人的“抱团”思想。

因为遇上事了,大家就可以抱团在一起解决。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米教才能够在河北茁壮成长。

就在上个月,

李翊甚至还在百忙之中,亲自接见了河北片区的负责人张卫。

在会上,李翊不吝赞词的表扬了张卫在河北的工作。

称赞其在教化民众向善的方面,为河北做出了积极贡献。

能得到李翊的点名表扬,这是张卫自己争气努力的结果。

但正所谓,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见五斗米教在河北发展壮大,信徒渐渐增多。

李翊也觉得是时候开始摘“桃子”了。

当然,也不算摘桃子。

应该说,不管米教教义有多好,它毕竟是一个庞大的宗教组织。

那么作为政府机关,就必须加强对它的控制。

所以,李翊正式向张卫提出了,成立五斗米教弘化司的提议。

明面上,说的是为了帮助米教发展,加强政府与教会的合作。

实际上就是为了方便控制米教高层。

因为米教的群众基础很好,它可以很方便帮政府传达信息。

以此来达到对民众的宣传效果。

将来不论是政府出台什么政策,亦或者是对外发动战争。

都可以通过米教进行宣传,以加强群众对政府决策的拥护。

这有点儿像古代的新闻媒体。

所以它必须被相府严格管控,尤其在已经成型的情况下。

本以为,这应该是一个合作双赢的机会。

毕竟有政府站台,米教才能够进一步传播,甚至发展成为国教。

可令李翊没有想到的是,张卫——竟然不许!

“……张卫在想什么?”

李翊撩衣起身,捋着颔下胡须,表示不解。

“……这,相爷,张卫还让我回复您。”

“他说、他说……”

“他说什么?直言无妨!”

“喏。”

甄尧擦了擦额间的汗水,说道:

“张卫说——”

“米道者,乃导民向善之径也,非尔曹制众之术也!”

嗯?

仅这一句话,便令李翊眉头皱起。

张卫这话的意思,不就说我我们政府是想通过米教,来控制民众思想吗?

虽然李翊确实是这么个意思,但这话说的太难听了。

国家向民众宣传正确的思想,这有何错?

怎么到你张卫口中,竟表达得那么龌龊?

甄尧的话还在继续,将张卫的意思进一步表明。

“张卫还说,他知我等所谋——”

“异日齐国兴兵,必欲假我教以惑黔首,驱之赴死如刍狗耳!”

“吾教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馋酒。”

“岂为虎作伥之辈耶?”

“可劝李……哦不!可劝相爷您速绝此念!”

“若不然,有死而已!”

嘶……

李翊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张卫这厮居然会这么刚。

“尧卿,汝再去见一趟张卫。”

李翊思索再三,决定接着与张卫谈判。

“告诉他,河北可以不设立五斗米教弘化司,但是——”

话锋一转,“各郡米教分会,必须设立靖民监。”

“凡布道、授箓、聚众,皆需向靖民监报备。”

此举其实已经是李翊做出让步了。

很少有人能让李翊做出让步,但也仅是让步于此。

不论如何,河北政府是必须要控制住米教教会的。

如果其拒不配合,那它即便有积极意义所在,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相爷,若是张卫依然不从呢?”

甄尧此前碰了一鼻子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