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广汉郡。
却说曹操取西川的征途中,因为连战连捷,一时大意。
自以为可以一举吞并蜀地,不想中了邓贤的诈降计。
不仅损兵折将,还痛失了爱子曹冲。
魏国的伐蜀事业遭到了挫折。
悲愤至极的曹操,一面收兵退回涪水关休整,一面使人祭奠曹冲。
曹操伤心是实,然这却也是曹操的缓兵之计。
他一面使人到关中催督粮草,一面又密遣魏兵偷渡涪水,袭至雒城。
张任见魏军忽至,一时骇然。
吴懿、刘璝二将急忙谏道:
“兵势甚危,今不决一死战,如何驱得魏兵退?”
“可一面差人回成都,见主公告急。”
在一面守御,用计破敌。”
张任思索再三,便道:
“来日,吾自领一军出城搦战,然后诈败。”
“将魏兵诱至城北,尔等再从城内杀出。”
“截断其中路,如此曹操首尾不能相顾,便可获胜。”
三人商议已定,于次日出发。
张任自引数千人马,摇旗呐喊,出城搦战。
两军对垒,曹操隔空喊话:
“张任小儿!”
“我连夜渡过涪水,神兵天降,如何不下马受降?”
张任以枪指曰:
“曹贼!安敢侵我境界?”
“可速速过来临死,我送你下去父子团聚。”
“哦,说来汝长子幼子皆因你而死。”
“不知汝死后,有何面目去见曹家列祖列宗?”
曹操闻言大怒,回首顾谓众将曰:
“谁能擒得此贼!”
话音方落,曹彰挺枪出马,直取张任。
二将战不十合,张任诈败,绕城而走。
曹操趁势率兵追杀过去,吴懿依照计划,于中路杀出,截断魏军中路。
魏军阵脚大乱,前后不能相顾。
曹操临危不乱,急令鸣金收兵。
李典、乐进二将各率本部军马断后,且战且退。
张任见状,调转马头,与吴懿合兵一处,乘胜追击。
“主公,有计破敌矣!”
当此危难之际,程昱忽然心生一计,急忙向曹操献策:
“可令后军多弃辎重,诱敌抢夺。”
曹操会意,即命后队抛弃旌旗鼓角辎重。
原本还在追杀的蜀军见着辎重,果然开始争相抢夺,阵型大乱。
因为刘璋对军士的赏赐一直很少,所以当他们面对这些巨财时,一个个全都按捺不住。
即便是马上军士,也都下马来抢夺。
此时,曹操早已暗令曹洪、曹真各率精骑伏于两侧山林。
见蜀军中计,立即杀出。
曹洪直取张任,曹真径袭吴懿。
二将猝不及防,被迫分兵迎战。
曹操亲率中军精锐,以“锋矢阵”直插敌阵核心。
各营将领齐齐杀出,所向披靡。
曹彰亦重整旗鼓,从侧翼杀回。
张任见势不妙,急令鸣金收兵。
然退路已被吕虔预先埋伏的弓弩手封锁。
蜀军进退维谷,死伤惨重。
“张将军速退!”
刘璝忽率生力军从城中杀出接应。
曹操见时机已到,令旗一挥,预先埋伏在护城河边的工兵立即砍断吊桥。
刘璝军大半被困于城外。
一通混战厮杀过后,吴懿、刘璝二将俱被魏军所擒。
张任则退入东门去了。
整军回到寨中,曹操叫人将吴懿、刘璝二将押解上来。
“汝降否?”曹操问。
吴懿大声回道:
“我既被擒,如何不降?”
曹操大喜,乃亲解其缚。
须知,吴懿乃是刘璋的姻亲。
但他却对刘璋并没有太大的忠心。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还是刘璋暗弱。
以吴懿为代表的东州派,一直想换个新主人。
其二,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吴懿虽然跟刘璋是姻亲,但他的妹妹并不是嫁给了刘璋。
而是嫁给了刘璋的哥哥刘瑁。
此前说过,刘焉是点名了刘瑁来当继承人。
所以才会安排他娶吴懿的妹妹。
因为吴懿是刘焉入蜀的元从,军中地位崇高。
算是给儿子继位铺平道路。
但蜀中大佬们觉得刘璋性格更软弱,更好拿捏。
于是力排众议,坚持扶持刘璋上位。
这其中也包括东州派。
但同为东州派的吴懿却受到了伤害。
毕竟他跟刘瑁是直属的姻亲,跟刘璋关系就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