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朱元璋:老四,你说咱修的洪武大典(4 / 5)

元璋就跪了下去。

“臣代天下学子,有志向学之人,尤其是贫寒之人,叩谢陛下天恩!”

宋濂双手合十,又摊开,双臂前伸。

整个人由跪,变成了趴在地上。

这是五体投地的大礼。

朱元璋还从来没见宋濂用过。

“宋先生,快快请起,不用行如此大礼。

这些,是咱这个皇帝应当做的。”

朱元璋看着宋濂,被自己这一个比一个强的大饼,给砸的五体投地,心里自然是为之暗爽。

但表面上,还是要快些把宋濂给扶起。

宋濂已然是热泪盈眶。

“陛下,您当得起这大礼,臣行这个大礼,也行的心甘情愿。

宋濂望着朱元璋,认真的说道。

“要是臣晚生一些年,该有多好?

臣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只能是四处找人借书来抄写。

有时候能跑上百里,甚至于几百里。

冬天抄书手都冻裂了,也从来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借书抄书的过程,不知道遭了多少白眼,有多低声下气。

要……要是那个时候,便有这在图书馆,该有多好?”

宋濂说这话时,满满的都是追忆。

泪也忍不住流淌而下。

而朱元璋听得宋濂所说的这话,有着熟悉的即视感,在心头涌动。

一些记忆,正在不断的在他脑海当中回荡,轰击着他。

都忍不住跟着宋濂开头说的那几句话,往下暗中背诵起来。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他可是全文背诵过的。

看着宋濂的这副模样,朱元璋知道自己这一套连招,效果还是不错的。

前面铺垫了这么久,此时,也该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了。

“宋先生,图书馆咱必定会将之给建造出来。

先是京师,随后是各个布政使司。

还有以国子学为首的官方学院。

这些都会建。

不过事有先后,饭得一口一口的吃。

而今,是需要先把洪武正韵,以及汉语拼音,还有简化字这些给弄出来,并进行推广。

而后再以简化字这些为基础,编纂修订洪武字典。

把这些事给完成了,才能编撰洪武大典。

洪武大典开始编撰一些后,咱这边儿才能开始着手兴建位于应天府的大明图书馆。

无论是洪武字典,还是洪武大典,亦或者是兴建图书馆。

这些都是一大堆的开支,都赶到一块儿,朝廷拿不出来。

并且,也没有那么多可用的人手,去同时编纂洪武字典和洪武大典……”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显,你宋濂不是不支持简化字吗?

现在咱就把条件给你摆在这里。

洪武字典好不好?洪武大典好不好?图书馆好不好?

你要觉得是好东西,想要尽可能快的给弄出来。

那就别在这里和咱在简体字上唧唧歪歪,赶紧认同简体字。

只有这样,在接下来才好把这些好东西给弄出来。

否则,就看着眼馋吧!

他还就不相信,自己治不住宋濂!

朱元璋这话说出口,宋濂没着急,国子学祭酒宋讷着急了。

“陛下,臣觉得陛下所言是正理。

大明新立,各种事情都要做,可谓是千头万绪。

到处也在用钱,到处缺钱。

陛下能在如此繁忙之中,不忘记兴文教,提出修洪武字典,洪武大典,以及图书馆这等伟大梦想。

臣当真感激涕零。

但这些,都是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人力的大工程。

自然不可能同时动手做。

只能从易到难,一件一件的来。”

宋讷这话,一方面是赞同朱元璋的提议。

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提醒宋濂,别在简体字上纠结了。

赶紧同意吧!

和洪武字典,洪武大典,以及图书馆这些比起来,简体字的事简直微不足道!

想了想,他觉得自己说的可能还不够直接。

当下便又望着宋濂,直接开了口: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景濂先生,有些事儿也不必太过于钻牛角尖了。

人生难得糊涂一下。”

宋讷已经做好了准备。

今天这个南蛮子要是一意孤行,胆敢在这件事上做出一些不明智的举动,死守着简体字不放。

导致接下来皇帝不修洪武字典,洪武大典,还有图书馆这些了。

他就算是拼上这条命,也要把这个不识大局的南蛮子按在地上,好好的捶一顿!

把他给锤老实了,让他好好清醒清醒。

胆敢阻挡文教盛世,便是天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