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锦衣卫!好个锦衣卫!!(4 / 5)

的话,就更好了。

但火器的进步,不是只一个火药的威力提升就行的。

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提升。

就比如现在,大明的钢铁冶炼技术不过关,导致红衣大炮不太好制作。

哪怕自己已经详细的给出了,红衣大炮的制作之法。

又有着陶成道这等火器大师在,也一样没有立刻将之弄出来。

这自然不是因为朱元璋给出来的办法不好用,也不是因为陶成道这个大明首席火药大师太虚。

而是受制于如今冶炼钢铁的技术。

火药威力增强,原本质量合格的火枪,却变得很容易炸膛,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

“这种新型的大炮,着实太大了,陛下又要求能装填新式火药。

威力增加,炮管的厚度也要随之增加。

生铁不行,需得用钢才可以。

可想要打造这样厚,这样大的炮管,是真的不容易。

难以锻打。

而且,锻打出来的炮管,很难做到浑然一体,严丝合缝……

火枪枪管的话,使用新式火药,若是想要保证不炸膛,也需得用钢才行。

枪管细,倒是比较好打造。

就是费用会大大增加。

钢的数量有限,很多时候就算是有钱,也难以弄到足够的钢。

而且,用钢锻造枪管的话,速度也会大大的下降……”

技术人员没有那样多的玲珑心思。

既然皇帝提起了,他这里没有任何的隐瞒,直接把他这里遇到的困难,都说与了皇帝知道。

“百强,你的眼睛怎么了?抽筋了?”

看着那一个劲的对自己眨眼的弟子,陶成道关心之中又带着一些不满的询问。

没看到陛下亲自在场的吗?

怎么这般没有眼色,在这里一个劲的眨眼?

真是一点都不知道轻重缓急。

“呃……老师,学生的眼睛不知道咋回事,难受的厉害。”

李百强一边说,还一边用力的在眼睛上揉揉,并低下头去。

见到这样的一幕,朱元璋禁不住心中暗笑。

还得是技术人员啊,就是耿直。

“就不能采用铸造的办法吗?

我记得之前的炮,还有枪管都是浇筑的吧?

现在怎么都要锻造了?”

朱元璋也不知道是不懂,还是在这里明知故问。

“陛下,好叫陛下得知。

以往的火炮多为铜,可以将之冶炼融化为水,进行浇筑。

钢这东西,难以融化。

我大明现在也缺铜。

陛下想要多多的制作出这等大火炮出来,需要的铜很多。

而且,这等火炮制作出来,威力肯定很大。

再配上新式火药,哪怕用铜铸造出来,也难以做到持续性的长时间发射。

还是钢更合适做炮管。

可钢又没有办法融化,只能采用锻造的办法来做炮管。

生铁倒是能融化浇筑,只是生铁太脆了。

用上新式火药必然炸膛……”

陶成道说起这话时,心情也是分外的郁闷。

原本在看到皇帝给的这种新型火炮的构思后,他整个人都异常兴奋。

迫不及待的就动手,准备将之给弄出来。

结果真的开始做了,却困难重重。

受制于材料和技术的问题,让人头大。

“降低成本的话,咱这里倒是有个想想法,可以来个铜包铁嘛。”

朱元璋笑着出声提示。

铜包铁的复合火炮,按照原来的历史,到了嘉靖这个老四极为孝顺的子孙当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弄出来的。

这种炮管,有很多的好处。

比如省钱,轻便,又远比纯铁的火炮结实。

且散热的效果也很好。

如今大明的现有条件,是足可以将之给弄出来的。

铜包铁炮管?

听到皇帝这话后,陶成道的眼睛,都不由的为之亮了一下。

只觉得把自己深深围绕的迷雾,都在此时被一道闪电,给猛然撕裂了一个口子出来。

纯铜的价格太贵,大明缺少铜,缺少钱,弄大量的铜炮太费钱。

且铜炮容易过热。

铁则太脆,容易炸膛,往往还没把敌军给打死,就先把自己的给炸了。

且同样大小厚薄的炮管,铁比铜重,不便于运输。

但铁也有铁的优点。

比如价格比铜便宜,且质地坚硬,又比铜耐热。

两种材料,单一使用,用来铸火炮的话,都有着诸多的不缺点。

既然如此,为何就不能把两种材料,都给用上?

就如同陛下所说的,来个铜包铁!

里面用铁,外面用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