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主打一个该省省,该花花,这果然很(4 / 5)

官府中的人怕的是什么?就是上级官府下来视察工作。

最怕的是什么?

是一点风声都没有,进行突击检查。

如今,火器局遭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而且,过来进行突击检查的,还是皇帝这个大明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这可不知道比上级衙门来检查,高出了多少倍,刺激多少倍!

陶成道,以及军器局的人,要是能淡然才是怪事。

要是真被皇帝检查出来什么事,或者是什么自己等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犯了皇帝的忌讳,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个东西陶万户你看看。”

朱元璋闻着火器局不时传来的尿骚味,并对并不在意。

转手拿出来一个东西,递给了陶成道。

陶成道这个万户,是朱元璋当初给封的。

后面进行改制,取消了从元朝哪里继承过来的万户,最高只到千户。

但陶成道的万户,朱元璋却特意下令,没让取消,依旧是万户。

一应待遇,也没有降低。

原因无他,陶成道是老早就跟着他的人。

并且在火器的研发与制造上,是真的很有能力。

可以说,凭借着他,以及他所带领的那些徒弟,硬生生的把自己这里的火器水平,往上提高了很多。

鄱阳湖水战,要不是自己这里把陶成道带人弄出来的火炮,给搬到了船上。

这场对自己来说至关重要,打的并不容易的仗,想要获胜,只怕还得再增添几分凶险。

那时候,自己就认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

当然,却也只是认识到了一个皮毛,或者是连皮毛都没有认识到。

来到了现代,见识了各种现代武器后,朱元璋才发现,自己对于火器的认知,是多么的浅显,多么的可笑。

火器,大有可为!

火器才是未来!

那么在这等情况下,对于陶成道这个以往为自己立下了大功劳,且是如今的大明,在火器上面,公认的大师级人物。

朱元璋肯定不会太苛刻。

陶成道接过朱元璋递过来的东西,仔细观看。

只觉得熟悉又陌生。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一个常见的铜卡尺,陶成道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

用来测量长短,厚度,深度。

但这铜卡尺,又和平日里所用的有所不同。

上面多出来了一个可以移动,又可以固定,带着刻度的小尺子。

陶成道一时间没弄明白,这东西具体怎么用,加装了这么一个小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这是咱弄出来的新尺子,叫做游标卡尺,用它来测量东西,将会更加精确。”

朱元璋没有卖关子,对陶成道出声解释。

卡尺这东西并不稀奇,老早就有了,如今属于大明高级一些的匠人的标配。

在现代时,朱元璋还看到了出土于汉朝的青铜卡尺。

有人还专门将它贴上了王莽的标签,成为了王莽是穿越者的一大有力证明。

朱元璋自然知道这是玩笑话。

青铜卡尺和游标卡尺之间,很多结构都很相似,但缺少了游标这个部件。

在精准度上,差的可就远了。

想要规模化,首先就得制度化,标准化。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好处,祖龙已经明白的告诉了世人。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对此了解的更深入。

他既有意推着大明,往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上走,那么很多事情都是要着手来做的。

游标卡尺就是其中很小一环。

“这东西是这么用的……”

朱元璋又从陶成道手中接过游标卡尺,招呼陶成道,以及火器局的其余人都靠近一些,亲自与他们示范如何使用。

这东西的使用本就不复杂,加上本就经常使用卡尺,所以朱元璋一番的示范,讲解之后,陶成道这些人很快就掌握住了。

陶成道啧啧称奇,爱不释手。

只不过加了这么一点小东西,精准度上面,居然提升了这么多。

在今后制造枪炮时,精准度肯定会变得更高。

“咱这里给恁提个要求,今后把枪炮等一应火器,都给制定出来一个最合适的标准。

今后再生产火器了,不论是谁,都要严格的按照这个标准来。

由专门的人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打回去重做。

争取做到,同一款式的火器,随便拿出来几个,它们之间的零件,可以相互置换,完全不影响使用。”

朱元璋提高声音,对在场的众人出声说道。

而后目光落到陶成道身上:“陶万户,你是这里面的大家,把火器做成什么样最好使,你心里最清楚。

这件事要多劳你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