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不直接去抢?
十税六是不可能十税六的。
真要十税六,皇帝还不如把自己等人给杀了!
就算是杀了,也一样不能同意!
“陛下,十税六确实太高了。
我大明而今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正该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
只要能轻徭薄赋,给百姓们一个安稳的环境,再加上一些善政,百姓们自己就能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经历了元朝的残酷统治,人心思定。
好不容易盼来了我大明,盼来了陛下这等圣主明君,这要是把商税改为十税六。
这等欣欣向荣的好势头,只怕又会得到严酷打击……”
不仅仅在朝的众淮西勋贵们反应强烈。
就连文官序列中的很多人都忍不住了,纷纷出言规劝皇帝,想要让皇帝放弃这个危险的想法。
话说的有理有据,言辞恳切,全然站在众百姓的立场上,为众百姓,为大明考虑。
这件事,必须要遏制,不能依着皇帝。
手底下。或者是家中有产业的,可不仅仅只有淮西勋贵。
很多文臣家里,也都有着子侄,或者是一些拐弯亲戚在经商。
或多或少有着利润在。
就算是一些现在没有产业的,也大多会站出来反对这件事。
毕竟现在没有,不代表今后没有!
不代表子孙没有。
不能坐视皇帝断了自己,以及子孙后代的路啊!
皇帝把绩效奖金和绩效考核绑在了一起,借助绩效奖金的事,推出绩效考核。
这等事捏着鼻子也就认了。
可再想更进一步,得寸进尺,直接把商税提高到惊人的十税六,那就不好意思了。
这事说什么都不能同意。
不能为了一点绩效奖金,把什么都给卖了。
“上位,这……商税提高到十税六,的确太高了。
和之前的三十税一比起来,一下子提升了足足十八倍。
这……简直比下虎狼猛药还要夸张。
要不……还是少提高一点?
变成二十五税一?”
丞相胡惟庸也在此时开了口,说出了他在这件事情上的意见。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显得有些纷乱的朝堂,以及这众多纷纷站出来,对这件事发表意见的人,没有立刻说话。
任由这些人表达他们的意见。
毫无疑问,反对的多,支持的少。
甚至可以说,站出来说话的这些人,除了韩国公李善长这个越来越无敌的纯臣,在旗帜鲜明的支持自己十税六,呵斥那些人都是道貌岸然,一片私心外,竟是没有一个支持的。
朱元璋对此,倒并不意外。
毕竟钱财动人心啊。
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而这,还是距离空印案爆发不足两个月,且空印案还没有彻底完结的情况下。
自己动的还是商业这个和农业相比,很不起眼的领域。
这要是提高农业正税,取消苛捐杂税,再来个官绅一体纳粮,这些人还不得炸了?
从这里就能很好的看出来,将来办这些事,到底该有多困难。
如此等待了一阵儿,见这些人也说不出来什么花了。
朱元璋便伸出手来,往下虚压。
见到朱元璋的这个动作,华盖殿内,一下子就变得安静下来。
众人都在等着皇帝在接下来,会说出什么话。
陆仲亨,费聚,唐胜宗,吴良等人,虽已经把头给低了下去,但是心里面依旧不服。
十税六根本就是在瞎逑搞。
如今,整个朝堂都是反对的声音,且看皇帝如何收场!
如何能把这事情给推行下去!
这一次,他们必然死硬顶着,不可能有任何的让步。
什么是民心所向?这就是民心所向!
就不信朱元璋这个和自己等人越走越远的皇帝,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把事情推下去。
真这样做,是会出乱子的!
“咱说的十税六,不是说所有的商税都是十税六,而是特指这次和草原上互市的生意十税六。”
提高商税税率这事,朱元璋原本的想法就是日拱一卒。
借助着这次和草原互市的机会,把互市的税率先给提上去。
不过,说的时候,他却故意先不把话说清楚。
专门让人误会,他是要把所有的商税,都给提升到十税六。
从而看看众朝臣的反应。
要是众多朝臣反应不激烈,那么他这里也不是不可以变得强势,顺势就让众人的误会成真,把这件事给办了。
虽然可能性很小,但并不妨碍有枣没枣捅两杆子。
万一朝臣们被自己给唬住,真把这事给干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