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3 / 6)

连这点都知道?

是真的不懂,还是故意不懂?”

李善长这话,问的可就诛心了。

李善长这老狗!

一条断脊之犬,如今还恬不知耻的在这里狂吠!

宋濂还没有什么反应,胡惟庸就已经在心里面狂骂开了。

自己可什么都没有说,这狗东西把自己给牵扯进去干什么?

轰宋濂轰宋濂,为何要给自己两拳?

自己为什么这次事情这般老实?

除了空印案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好处,不愿意短时间内,再招惹什么是非之外。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不就是因为怕人将汉朝时的旧事,给拿出来说吗?

董仲舒也是废物,想要用天人感应这一套来约束皇帝,结果这一招反手就被汉武帝给废了。

说丞相统领百官,调和阴阳,出现天变,不正是丞相无能,失职才造成的?

应该对此负责的是丞相,而不是皇帝。

他如此小心翼翼,就是怕有人将这些翻出来,殃及了他这个丞相。

把本该冲着皇帝去刀子,都弄到这个丞相身上。

本以为这次自己能顺利过关,哪成想李善长这不得好死的老狗,把这事给翻了出来!

胡惟庸气在心里,直问候李善长的十八辈祖宗。

“上位,天象示警确是臣这个丞相失职所致,请上位降罪于臣,以告上天。”

胡惟庸出列,望着皇帝满是诚恳的认错。

说出这话时,心都在滴血。

他是真怕皇帝会趁此机会,反手就把自己的丞相之位去了。

他才刚享受了没几天实权宰相的快乐啊!

可此情此景之下,李善长已经把这事捅出来了,他哪怕再不想,也不得不进行表态了。

“事情与你无关,只管做好你的丞相。”

朱元璋望着胡惟庸,面无表情的开了口。

胡惟庸闻言,心中长松一口气,皇帝确实是离不开自己。

谢恩之后,退回原位。

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李善长。

这老狗想要凭此把自己拉下水,想的美。

自己圣眷正隆,不是这等无耻狗贼,用这样的手段,就能暗算的。

“陛下为开创之君,代臣子向上苍认罪,也不是不可。

只是……治国之道,有张有弛。

众官员追随陛下,是陛下治国理政的帮手,不是贼寇。

只一味杀伐,强压,或许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用。

刚柔相济,阴阳相合才能长久。”

宋濂沉默了一下后,再度开了口。

不过言语之间,已经不再说皇帝代臣子向上天谢罪不行了。

转而说起了其余方面。

这就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开国之主的好处。

很多后世之君无法完成的事,开国之主都能比较轻易的做到。

且有了这一次之后,大明后面的那些官员,想要用天人感应这一套来束缚皇帝,谋求他们的利益,也做不到了。

毕竟有祖宗成法可以参考。

“此言大谬!”

李善长高声呵斥。

“官员的确是陛下帮手,可那些违法乱纪,贪赃枉法之人,不是帮手,他们就是辜负皇恩的贼寇。

上位别管怎么处罚,都是理所应当,都是他们自作自受!

空印案被牵扯的那些人,不都是他们先辜负皇恩的吗?

不然为什么只处罚他们,不处罚别的官员?

宋濂你一味为这些辜负皇恩,贪赃枉法之人说话,到底是何居心?”

李善长现在真的是铮铮铁骨。

宋濂哪怕是好脾气,此时被李善长接连呵斥,说出诛心之语,也一样是忍耐不住。

“李善长,你少在这里扣帽子,含血喷人!

我是在说正事,你少在这里一味歪曲!”

李善长闻言,哼了一声,当即就要开口,针锋相对。

朱元璋先一步的开了口:“方孝孺是宋先生的学生吧?”

宋濂点头:“回陛下,确实为臣的学生,先前曾找臣说情,想要臣挽救其父。

臣求见太子殿下,得知陛下言说,凡涉空印案官员,没有一个被冤屈的。

哪怕在一些地方做出了成绩,可身为主印官,在空白账册上盖印,让人随意填写,就说明其不是个好官。

臣便熄了这个心思。

臣此时言说这些,不是为那些人开脱,只是单纯觉得,治国不能只一味的杀伐。”

宋濂此时表现倒是实诚,竟是把他前去找太子朱标说情的事,都给当众说了出来。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可宋先生的这位学生,可不会这么想。

他连夜写揭帖,贴的满城都是,这事不知宋先生知道不知道?”

宋濂闻言,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