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日蚀现,天变生!诛十族选手(2 / 6)

贫。

上位又想要官员廉洁不贪腐,今后又准备弄官绅一体纳粮。

那要是不适当的提高一点官员们的俸禄,是真的把不少官员,往绝路上逼。

适当的提高俸禄,自然不可能杜绝贪腐。

很多官员哪怕提高了俸禄,该伸手依旧会伸手。

但是,却能让不少不愿意贪腐的人,不靠贪腐能够把日子过得不错,给予他们相应的底气和保障。

不能又要马跑,又不给马吃草。

刘伯温相信,提高了官员们的俸禄之后,再加上上位的铁腕整治贪腐。

大明的贪腐情况,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好转。

就是上位过日子一向节俭惯了,很容易用他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尤其是在官员的俸禄上,那是一个子都不想多出。

自己的这个提议,上位未必会同意。

“刘先生说的不错,今后的确可以适当的提高官员们的俸禄。”

事情的发展,又一次出乎了刘伯温的预料。

面对他的这个提议,朱元璋竟又一次同意了,没有丝毫的迟疑。

不仅如此,朱元璋接下来说出的话更加惊人。

“不仅官员们要加俸禄,咱觉得,今后吏员们也需要朝廷给俸禄才行。”

在古代,官和吏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存在。

二者之间的差距宛若隔着鸿沟,体现在方方面面。

单单是俸禄上面,就有着巨大差距。

官员是可以领正式俸禄的,吏则没有资格。

朝廷不发俸禄,那生活怎么办?

很简单,向下伸手,进行找补呗。

手中握着权力,他们是不可能让自己饿着肚子的。

等于说是,本该属于朝廷发的俸禄,通过这样的一手,给转移到了众多百姓头上。

让他们来供养,这数量众多的吏员。

毫无疑问,这些吏员们自己下手盘剥百姓,给自己捞取好处,是很卖力的。

所得绝对超过朝廷出面,给他们所发的俸禄。

想要取消苛捐杂税,想要尽可能的减少贪污腐败。

那么给吏员们发俸禄,按住吏员的手脚,乃是重中之重。

毕竟这些人,才是实际政务处理之中,和百姓接触最多的人。

有句话叫做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就是这一现象一个方面的生动体现。

朝廷不发吏员俸禄,让诸多吏员自己想办法讨生活,对于诸多的王朝而言,也有着难言之隐。

一方面是朝廷收入有限。

而天下吏员的数量何其之多?远远多于官员。

哪怕是给他们发放远低于官员们的俸禄,那总量加在一起,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量。

对朝廷的财政压力太大,负担不起。

另外一方面则是幅员辽阔,受制于交通等各种手段,朝廷对于众多地方的控制力很有限。

很多地方都鞭长莫及。

不要说是皇权不下乡了,更多其实是皇权不下县。

在这等情况下,想要准确的掌握吏的数量,并给他们支付俸禄是很困难的,或者是根本就不现实。

还有一个方面则是,如何保证在朝廷给吏员发放了俸禄之后,这些吏员们能不向下伸手。

要是朝廷一边给他们发放俸禄,这些人一边持续不断的向下伸手,这岂不是亏大了?

这些都是非常现实,又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若是好解决的话,历朝历代,也不会没有人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这……”

刘伯温被朱元璋说出来的话,给听的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上位居然会在此时,说出这等话。

吏员也都给发俸禄,着实过于让人意外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刘伯温进行了一番深度思考后,才望着朱元璋开了口。

“上位,您的这个想法是极好的。

若能由朝廷发放俸禄,杜绝众多吏员搜刮地方,对于众多百姓而言,是何其大的幸事?

对于朝廷而言,也同样意义非凡,将会令江山更为稳固。”

刘伯温并非是在拍皇帝马屁,倘若真的能做到这里,真的能令大明江山更加稳固。

因为这一方面代表着,百姓将少受诸多盘剥。

而众多百姓们,只要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是不会大规模造反的。

另外一方面则意味着,皇权已经深入到了乡这一级。

这是多少朝代梦寐以求,却最终也只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只是……这事做起来只怕并不容易。

首先就需要有大量的钱财。

其次,还得做到对地方吏员的信息,了如指掌。

再次,则需要吏员们有很高的品质。

朝廷这边也得有切实有效的强力监管,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