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刘伯温看了这些由朱元璋写的这十个数字,由衷的佩服,原来上位已经早就考虑到了。
且早就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上位,这等好办法,应当写到算术启蒙书里,让人都学习。”
刘伯温给出了他的建议。
朱元璋点了点头,拿过算术启蒙书,翻到其中一页给刘伯温看。
刘伯温登时有些尴尬。
原来这里面已经写上了,自己方才只是粗略翻看一下,没有看到。
“有了这些简单好学的算术知识,再学会记账方法,的确可行。
就是……四柱奏销册这种记账办法,有些不太好学,可能花费的时间要多上一些。”
刘伯温再次提出建议。
“这个好办。”
朱元璋再次抽出一本书来,递给刘伯温道:“咱们今后不用的四柱奏销册,换这种新的记账方法。”
刘伯温怔了怔,显得有些机械的伸手接过。
只见这新书封面上写着,复式记账法几个大字。
有了算术启蒙的前车之鉴,这一次面对这复式记账法一书,刘伯温再不敢有什么多余心思。
忙翻开去看。
越看越是入迷,越看越是吃惊。
这复式记账法道理简单,容易掌握。
只需要弄清楚哪是借方,哪是贷方,分别记账,后面相加,借贷相等,便可核验对错,准确记账。
每一笔账,都能记录的清楚明白。
比四柱奏销册这种记账方法,要简便上很多,却比之更加好用。
好东西!果真是好东西。
有了这两样好东西,立刻在国子学里,大规模的开始教学。
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除了这两门课,别的什么都不学。
一番冲锋下来,确实能达到上位说的,两月之内至少培养三千可用地方税务官的目标。
自己不久之前,还觉得是不是上位发烧烧迷糊,才说出来的话,此时再去看,居然已经这般的合情合理了。
令刘伯温感慨震动之余,心里面的疑惑和好奇也越来越深。
当然不是算术启蒙和这复式记账法这等好东西,上位明显早有准备,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送到国子学让学子们学习。
就李善长等人的聪明劲,上位要是真提前做出这些事,那十有八九会让他们猜到上位的真实意图。
从而做出一些应对,避免此番空印案发生。
一旦如此,上位再想要如同这般突然出手,干脆利落的把这些人一网打尽,取得这等耀眼战果可就难了。
和李善长之间的斗争,将会陷入到长时间的拉锯战里。
一旦如此,对于国家的危害将会更大。
上位一直等到现在,才将这好东西拿出来才是对的。
他疑惑与好奇的是,这两本好东西,上位是从哪里得到的。
论起学问与见识,倒不是他大言不惭,整个大明比他厉害的不是太多。
依照他在文坛中的地位,以及涉猎之广泛,要是以往就有这么两本书,他不可能不知道。
可如今的事实就是,对于这些,他还真就是一点都不知道。
就像是突然间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大明什么时候,有这般有才华的人了。
竟能不声不响的,接连弄出这样两本书?
“上位,不知这两本书,是哪位大才所撰写?
当真令人心服口服,观之让人如醍醐灌顶。
有此等大才在,真乃我大明之幸。”
朱元璋像是早就料到刘伯温会有此问一般,一点都不意外。
“哈哈,刘先生,你口中的大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他竟是直言不讳。
刘伯温闻言则朝着皇帝身后,以及周围张望,想要看看是不是哪里藏着人。
“刘先生,不要四处看了,这个人就是咱!”
啥?!
刘伯温顿时愣住,消息太过于突兀,以至于他一时间嘴巴都张开了。
“咋,刘先生觉得咱不像?”
刘伯温意识到自己反应不妥,忙努力收敛心神。
“啊,没有没有,臣只是没想到上位竟连这些都懂,一时间有些失态了。
上位之才,当真深不可测。”
刘伯温嘴上如此说着,心里却禁不住腹诽。
上位真是的,不愿意告诉自己这书的来路,就不愿告诉好了,还非说什么是他写的。
这不是在逗自己玩吗?
这不是说他小看上位,实在是学问这上面做不得假。
尤其是算术上面,更是如此。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上位在算术上面水平是有的,可要说能达到撰写这算术启蒙的地步,以及还能同时弄出这等好用的复式记账法,他是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