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朱元璋摊牌了(4 / 5)

的地方。

可陛下您终究有离开的那一天。

这世上没有所谓的长生不死,陛下您也一样不能例外。

到了那时,这天下或许就会乱起来,小僧也能等到小僧想要等的机会。”

“咱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的很认真。

上辈子的时候,因为标儿的早早去世,导致自己很多围绕着标儿做出来的部署,都落了空。

只能忍住悲痛,拼了命的去做调整,去补救。

却终究为时已晚,以至于留下那般大的漏洞,在自己去世不久,大明就发生了巨大的动荡。

这辈子,这等事情,再不会发生!

“陛下,容小僧说句不好听的实话,人死管不住后事。

始皇帝能想到他去世后,胡亥等人会做出那等事情,大秦会二世而亡?

隋文帝也同样想不到,杨广会把他留下的大隋,折腾的走上秦朝老路。

陛下您虽英明神武,天日之表,但也只能管住您自己这一代而已。

一旦今后龙驭宾天,后面的事情会如何发展,会不会也如同秦朝,隋朝那般闹出大乱子来,陛下您真不好管。”

道衍说出这话后,便已经等着朱元璋暴怒,从而把自己给杀了。

这位皇帝不是一个好脾气,而自己说出来的话,又是这般直言不讳,皇帝把自己杀了才是正常。

然而接下来,朱元璋的反应却让道衍又一次为之愣了愣。

因为预料之中的皇帝暴怒并没有发生,甚至于皇帝连一点发怒的征兆都没有。

这让道衍为之愕然的同时,也越发觉得当今皇帝深不可测起来。

然而,道衍所不知道的是,朱元璋之所以如此反应,是因为他知道道衍说的非常对。

若不是因为起兵靖难的是老四这个自己的亲儿子,按照朱允炆那蠢货的一系列作为,说不定自己大明还真就走了秦朝和隋朝的老路,二世而亡了。

而自己制定下的皇明祖训这些,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直接就被玩坏了。

更让人火大和讽刺的是,后宫不得干政的铁碑,居然被王振这个太监给砸了!

若非有着特殊经历,知道了这所有一切,就朱元璋的脾气,不等道衍把话说完,朱元璋就已经着手将其给砍了。

“你说了这么多,真正让你有信心的,是咱定下的藩王分封制度吧?”

朱元璋收拾心绪,望着道衍开了口。

道衍微微一滞,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分封诸王的危害,汉的七国之乱,晋的八王之乱都已经给出了充分的证明。

当初朱皇帝决定分封他儿子为王,今后还要就藩镇守各地时,朝野之中一时间议论纷纷,持反对意见的非常多。

必然会有的人给皇帝分说这里面的利害关系。

皇帝知道这些,倒也并不奇怪。

“若是陛下准备在今后,废除了这藩王分封制度,那小僧还真就没了任何盼头。”

这话说出口时,道衍已猛然惊醒,一下子明白了皇帝在这件事情上真正的用意。

只怕许多人,包括自己在内,在此之前都想错了。

皇帝执意分封诸王,并非他不吸取教训,而是准备先分封诸王,将军权从诸位开国将帅手中收回来一大批。

而后再主动削藩,将军权从诸王手中拿走,进行重新分配。

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改变,但经过了这一手后,很多事情却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而且,他以开国皇帝外加当爹的身份来削藩,诸王绝对会老老实实,连个多余的话都不敢说!

妙!

实在是太妙了!

不愧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把自己给看了个通透的皇帝!

就是不一般!

道衍都忍不住想要击节赞叹了。

但下一刻,朱元璋却摇了头,非常明确的告诉道衍:“藩王分封制度,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

咱不会废除。

更不存在什么以诸王镇守边疆,收拢军权,而后再削藩。”

道衍又是一怔。

“要是这样的话,那么小僧就还有接着辅佐人趁乱取天下的机会。”

“你没有机会。”

“陛下要在去世之前,把小僧给杀了?”

“咱也不会这般做。”

“那小僧就还有机会。”

“你没有机会。”

朱元璋还是摇头,语调还和之前那般平静。

“不可能!只要陛下不废除藩王分封制,小僧也能活到陛下后面去,小僧绝对有机会,这件事谁也无法阻止!”

道衍的语气也变得异常坚定。

他不觉在这等情况下,还有什么破局之法!

也不可能有破局之法!

见到已经把道衍逼到墙角,朱元璋便开口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