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这皇帝咋越来越不要脸了?(4 / 5)

,上位比自己更加恼恨,更加想要早日踏平北元王庭。

彻底结束这场已经持续多年的战斗。

然而,下一刻——

“天德,不行,现在还不能出兵。”

朱元璋望着徐达摇了摇头。

徐达顿时怔住。

显然是朱元璋说出来的话,又一次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预料。

“上位,这……”

朱元璋道:“咱也想牢牢抓住这个机会,立刻出兵,彻底覆灭北元,犁其庭,扫其穴!

可是,现在条件不允许。

咱们这里真的出兵,粮草辎重必然供应不上。”

听到朱元璋的话,徐达更加的疑惑了。

“上位,去年我大明境内,倒是没有什么大旱大涝等灾情发生。

可以称得上一声风调雨顺了。

又有上位大力移民,恢复各处生产,粮食收获颇丰。

自洪武五年之后,六年,七年两年,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用兵。

粮草应该积攒了一部分,能支撑起一场大战,这粮草辎重又怎么会……”

话说到这里,徐达却忽然顿住,往下说不下去了。

停顿一下后,望着朱元璋道:“上位是说……李善长那里会扯后腿?”

朱元璋点点头,算是认同了徐达的看法。

“这……李善长也是跟着上位一路走过来的,上位待他不可谓不厚。

中都城的事情上,虽有些冲突,但大局上……或许能拎得清。

此等可能将北元鞑子一举覆灭的千载难逢的时机,正该相忍为国之时。

多大的事情,都应该暂时放下,先灭了北元再说……”

徐达咽下一口唾沫,望着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叹口气,再度摇了摇头。

“大明没有建立之前,李善长会这样,往更近处说,元大都没有被打下来之前,李善长也会这样。

但现在,李善长绝对不会相忍为国。

大明建立了,外部没有强敌了,很多人就都松懈了。

咱说过,大明建国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后面艰苦的仗还多着呢。

可很多人都不听了。

李善长不再是当年的李善长了……”

徐达闻言,为之沉默。

李善长自从跟着上位之后,就执掌中枢,粮草辎重这些,都是他居中调度。

长达近二十年。

当年论功时,上位将其称之为萧何,又定了他这个没有领军打过仗的人,为大明第一功臣,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成也李善长,败也李善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李善长执意不肯好好干活,往前线去的粮草辎重这些后勤补给,定然会大受影响。

那就算是知道了王保保将要死掉的消息,自己这里也只能坐失战机……

徐达的拳头都不由的握紧了。

“咱不是恶意揣度李善长,在冤枉他李善长。

咱已经得到了明确的消息,李善长那里已经开始让人,给全国各地的地方官打招呼了。

让他们在接下来,以各种正当理由怠政。”

朱元璋望着徐达,再度说出来了一个消息,也给徐达再度添了一把火。

徐达的拳头更硬了!

局面怎么就到了这一步?

李善长……他怎么敢的?

若单单只是中都城上的事,徐达虽对李善长有些意见,但却说不上特别大。

但这个时候,李善长因私废公,将要扯后腿导致这等战机错失,那……李善长还真就罪不可赦!

他这里必须要跟着上位一起,好好的和李善长斗一斗了!

只有把李善长斗倒了,今后再出兵打仗,才不会被李善长这般掣肘!

当然,这件事此时还有另外一种解法。

那就是上位服软,重修中都城,接着迁都中都。

徐达反应还是很快的,已经明白李善长干出这等事情真正求的是什么。

就是要逼着上位低头服软。

可……这怎么可能!

李善长怕不是傻了吧?这些年大权在握,真就忘乎所以,迷了心智?

连上位是个什么脾气都忘记了?

那是真的遇强则强,宁折不弯!

他李善长真以为他号令着地方众多官员,就能令上位服软低头了?

所以,现在放在徐达眼前的,只剩下了一条路。

那就是跟随着上位身后,再好好的打上一仗,将这些都给撕碎!

当然,若是有可能,这场仗,战斗了半辈子的徐达是不想打的。

因为以往打仗都是对外,这次却要对付内部敌人了。

不少都是老熟人,以往有着交情在,且共同为大明出过力的。

“上位,接下来您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