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两人,在一边看的眼睛都直了。
显然是没有想到,父皇这次居然如何之大方。
为了堵住自己几人的口,不让母后收拾他,连这等条件都舍得给老二开出来!
这岂不是意味着,也有大惊喜在等着自己?
一时间,心中升起无限期待。
而朱元璋也将目光投到了朱棡的身上。
“老三,你回去后也不用在大本堂念书了。”
满心期待等着自己父皇给自己大惊喜的朱棡,听到这话,差点没被整劈叉了
整个人都出现了一瞬的懵逼。
和老二老四这两个大本堂里,常年倒数第一第二的人不同,老三绝对是好学生。
自从朱标年龄大了,朱元璋让其到文华殿一半时间试着处理政务,一半时间单独学习,不在大本堂读书之后,大本堂的第一就被朱棡长期垄断。
在学习这一道上,他是真学出了一些门道,也是真的爱学习。
不久之前还在捉摸着,回到应天后,该怎么将这段儿时间耽误的课业给补回来。
结果现在,父皇竟说出这等话来!
这是奖励吗?
这是再严厉不过的惩罚!
“父皇,孩儿不想……”
“你到国子学去读书,先看看那边的情况,要是表现好的话,咱让你当个国子学的学丞玩玩。”
“孩儿愿意!
孩儿拜谢父皇!
回去后孩儿一定会将嘴巴闭的严严的,绝对不和母后说孩儿在中都城吃苦受累的事!”
朱棡那即将出口的、拒绝的话,在听到了朱元璋接下来说出的话后,立刻就变了。
整个人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兴高采烈起来。
可见他爹的这个贿赂,给到了他的心坎里。
虽然他很喜欢学习,可……当学生哪里有当老师舒服?
当了这么多年的学生,他早就想要当老师了。
没事了可以训训学生,学生不听话了还可以打板子。
只可惜,之前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机会一下子就来到了眼前。
国子学的学丞,虽只是一个从八品的小官,可在国子学里,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是专门负责纠举的。
不仅能管众多学生,就连那众多的教书先生都能一并管理了。
是真真正正的实权职位。
在国子学内,上到祭酒,下到普通生员,都可以接触。
国子学和大本堂还不一样,乃是面对全国各地招收学员的,里面的学员有几千之多。
人多,学丞的权力也随之水涨船高。
过不了几年,他们就需要离开父皇母后,到各自的封地就藩了。
能在就藩之前,体验一把学丞的快乐,也是挺不错的。
朱元璋看着老三的反应,脸上露出笑容:“喜欢就好。”
说罢,脸上的笑容一收:“不过,有点事咱得纠正一下。
咱是看到恁几个这次在中都城的表现很不错,这才给的奖励。
和怕恁母后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咱更不怕你们给恁母后告状!”
朱标,朱棡,朱棣几人闻听他们父皇这话,都是禁不住怔了一下。
而后忍住笑意道:“啊,对对对,父皇说的对。”
朱元璋自动忽略了几个臭小子口是心非的敷衍,全当他们说的都是真心话。
他让老三前往国子学,并不是心血来潮的突发奇想,也不单纯是为了堵老三的嘴。
而是因为,他想要动儒家这棵根系极其发达的老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想要让大明变得更好,朝着自己所想要的方向发展,不让大明走上老路。
教育这方面,是必须要进行改变的。
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才能扭转很多人固有的观念。
以点带面,让越来越多人认同自己做的事情,并投身进去,共同努力。
但是,想要动教育这块,又谈何容易?
哪怕自己并不是真的要废除儒家,只是准备往里面多塞些新的东西进去,也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
会令得无数所谓的儒家正统之人,拼死反抗。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儒家流传到现在,所形成的种种固有看法,可比一座大山大太多了。
况且,自己要做的,涉及到的不仅仅只是成见,还涉及到了许多人切身的利益。
学问之争,历来都是极其残酷的。
儒家又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一直作为主流流传到现在的。
方方面面都是它的影响。
在这等情况下,想要动它何其艰难?
是必然要流血,要分高下,决生死的!
那么此时趁着机会提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