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该做什么事儿就做什么事儿。
清丈田亩,清丈的是那些是富家大户的田,而不是他们的田。
他们自然不必多忧虑。
……
“咱们这边,还是去接一接,皇帝要清丈田亩,那么多能做事的,偏偏不用,要用个禿驴来。
真真是好生晦气!”
江西布政使司这里,陶屋仲这个江西布政使,对著边上的人出声吩咐。
“確实需要接一接。
別管他是什么来路,带著什么任务来的,又是个什么態度,咱们这里都应把自己的事儿给办好,让人无可挑剔。
陈寧笑著说道,对於陶屋仲的提议很是认同。
从他们的谈话当中能够听得出来,他二人对於吴印来到这边进行清丈田亩,都抱著很深的敌意,对这事老大不情愿。
不过想想也对,他们要是情愿了,那才是怪事儿。
皇帝要清丈田亩,那对於他们而言,是一件再坏不过的事情,让人开心不起来。
但这事儿是皇帝那边给弄下来的,代表著皇帝。
他们这里该有的礼数不能失,也正好可以好好探一探吴印的底。
在说这些话时,他们对此倒也显得比较淡然,没有那般的担忧。
毕竟江西这里,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
吴印这样一个跟脚不稳的人,哪怕是奉命而来,清丈田亩,也必须要对他们放尊重了,
要靠著他们才行。
当然,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事情的是,胡丞相已经给他们来了信……
对这件事情给他们交了底儿,做出来了指示。
並给出了底线。
皇帝要来清丈田亩,他们这边一点儿东西都不想出,什么都不舍,那是不可能的。
必然是要给皇帝几分薄面
一些钱財,一些田亩该给也就要给。
他们这里也不是不懂事。
胡丞相给划出来了道,那就是清丈田亩这事,他们这边最多需要出四成。
四成对他们而言,很多人都已经是很心痛了,只觉伤筋动骨,极为不舍。
他们这些田亩不算太多的人,倒还好一些。
那些江西这边的大户,如丁玉等人,可就觉得肉疼了。
不太想接受。
但这是胡丞相划出来的道,而且还是朱元璋这傢伙派人来做的。
那这事儿,他们这边肯定不可能一毛不拔。
皇帝摆明了是要到这边要饭的,那他们这里也按需要给出一些。
但是,他们所商量的,和胡丞相划出来的道又是不同。
胡丞相划出来的底线是四成,而他们商议出来的底线则是三成。
再多一分,都不会给。
若是能够將之给压制两成或者是一成,那这事儿就更好了。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吴印是重中之重。
他们这边需要和吴印多接触接触,摸摸他的底儿。
而后彼此之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把事情给办了。
这样的话,谁面上都好看,也都好交差。
不至於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事情。
说真的,他们这里也都不想和朱元璋这么个玩意儿来硬的。
狗皇帝万一要是发了疯,那对他们而言,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除非万不得已,没有几个人真的想要把朱元璋这样的狗东西,给彻底的惹怒。
他们这边,也並非不给皇帝面子。
皇帝要来清丈田亩,从他们这边的很多人身上割肉,他们二话不说,就要拿出三成来。
已经是极大的尊重了。
也是一个极大的让步。
皇帝不能得寸进尺,不能见好不收。
做事情也总得是有一个度的,凡是需要留上一线才行,否则对谁都不好。
而他们也相信皇帝,在清丈天幕之时,心里面对各种事也都有著心理预算。
知道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不会真的想著把所有的田亩都给清丈出来,什么都不留。
那可就是大大的不懂事,也同样不是做事情该有的样子。
朱元璋这样的人,不会这样愚蠢。
几人商议已定,便不在这件事情上多言。
就等著那吴印前来,他们这边接触之后再说其他。
吴印若是好说话,按照规矩来,那么一切事情都好说。
他们这里也將会大加配合,帮助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这清丈田亩之事给办成了。
保证不出什么差错。
可若是这吴印等人不识好歹,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了。
那他们这里,便也不会那般的好说话。
自有別的言语,其余的办法来应对……
大船沿江一路前行,载著吴印一行人往江西这里而来。
吴印是个急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