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
自己家重八当年要饭当和尚时,练就了厚脸皮。
老四的脸皮那可也同样不薄,確实是很像。
“妹子你是不知道,在靖难途中,他们双方你来我往整的有多。
就比如李景隆撤职之后,老四打济南,铁鉉在这里带人死守护。
用诈降让老四吃了个大亏,险些死掉之后,老四为之大怒,要用炮轰开济南城。
济南这边的情况危急,於是铁鉉便让人找了大木板,在上面写了『太祖高皇帝之位』掛在城头,用来守城。
老是见此只得让人停止炮击,济南城因此被守住。”
提起这事儿,朱元璋多少有些愤愤不平。
马皇后也同样是听的有些目瞪口呆。
还能这样做
不是……这些人玩的可真!
连这样的办法都能给想出来!
太祖高皇帝,那不就是自己家重八吗
这可真够损的!
怪不得重八提起这事儿,会是这样的反应。
“这铁鉉还当真是个人才。”
马皇后停顿了好一阵儿,给出了这么一个评价。
除此之外,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说。
“妹子你说的不错,铁鉉確实是个人才。
如今在国子学里,也已经是崭露头角。
铁鉉盛庸这两人,可以说是老四的一生之敌,在老四靖难南下的过程里,和老四打的难解难分,让老四撞个头破血流。
济南最终也没能打下来,在別的地方也受挫。
后面虽互有胜负,可是老四也没办法取得如同之前面对李景隆时的酣畅淋漓的大胜。
由於他们两个人在,让老四止住了所向无敌,势如破竹的趋势,后面不得不退回去。
而到了后面,老四再次南下时,也是避开了铁鉉盛庸,不再走济南,而是选择了从徐州那里南下……”
说起这些事,朱元璋有些唏嘘的同时,也为自己大明有这样的人才而感到高兴。
若不是有朱允炆这么一个狗屁东西,这些人才都为大明出力,一致对外那该有多好。
同时也在想,今后若是把铁鉉盛庸,和自己家老四给安排到一起做事,会是一个什么景象。
想来一定挺美妙。
“关於朱允炆的下场有很多的说法。
刚才咱说的,只是正史上面所记载的。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消息说,当时老四找到的那个,並不是朱允炆的尸首。
而是老四为了安定人心,稳定局势,宣告他的彻底胜利,隨便找了一个烧焦的尸体,把他给当成了朱允炆。
可实际上,真正的朱允炆並没有死。
而是秘密潜逃了出去,在一个地方隱匿起来,当了和尚。
甚至於还有一些说法,说朱允炆后面逃出了华夏,到了海外生活。
郑和接连下西洋,所为的不是展现大明国威,其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秘密访问打听朱允炆的下落。
当然,这么个说法,在咱看来基本上是扯淡,隨便听听也就是了,过於牵强附会。
相对而言,朱允炆逃出升天,在一些地方隱藏起来当和尚的可能性还要大一些。
当然,咱最为认可的,还是朱允炆就此被烧死没了命……
老四当上皇帝后,標儿的儿子必然首当其衝,毕竟身份敏感。
朱允炆死有余辜,可標儿並不只有朱允炆这么一个儿子。
当时標儿还有另外三个儿子,
允熥是標儿和咱老大媳妇儿的第二个儿子,建文元年封吴王,老四登基后降为广泽王。
后面老四以未能匡辅兄长的罪名废为庶人,囚禁凤阳……”
说起朱允熥,朱元璋就多少觉得有些心酸。
毕竟按照原本来算,他是標儿第二个嫡子,在雄英去世后,他就会成为皇位继承人。
可惜的是,自己等人当年没有识破吕氏的真面目,把吕氏给扶为了太子正妃。
於是,他这个第二嫡子,就变成了第三嫡子,位於朱允炆之后,与皇位无缘。
后面又因为朱允炆干出来的一系列狗屁事情所牵连,王位也没有了,被废为了庶人,囚禁於凤阳。
可以说好事没有他,坏事全让他给赶上了……”
马皇后问题朱元璋所言,不由的嘆了口气。
允熥这孙儿,命运是挺惨的。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胜者为王败者寇,哪怕有著亲情这层关係在,老四也不能很放心的让他继续为王。
毕竟老四说是奉天靖难,可是在许多人眼里,他就是造反成功。
那么对標儿的儿子,他肯定是要防范的。
废为庶人,囚禁凤阳,听起来虽然让人有些难受,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重八因此而揍老四,只怕有些说不过去。
那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