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马皇后都惊呆了!(3 / 4)

不至于面对文官之时,毫无还手之力。

“除此之外,咱觉得咱这边还要作出相应的规定来。

明确皇帝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这点儿任何人都不能改变。

皇帝就是三军的最高统帅,拥有最高军权,谁都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把军权从皇帝手中给剥夺走。

胆敢这样做的人,天下共诛之!”

朱元璋做出这么一个决定,也是吸取后面的那些教训。

文官彻底做大,疯狂压制武将,乃至于是压着皇帝就是从朱祁镇这狗东西,土木堡丧师辱国之后开始的。

有了朱祁镇这么一个玩意儿,在后面的那些文官们,就开始疯狂的揽军权。

今后遇到再想碰军权的皇帝,就开始有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来限制皇帝。

任何时候,兵权都不能少。

没了兵权,那就是真成了砧板的鱼肉,任人宰割,就算是皇帝也一样不行。

若文官掌握军权,坐大之后,能好好的治理国家,朱元璋也认了。

他这边让他们坐大,也不是不行。

可是,文官们坐大后,那是各种的不做人。

胡作非为,嚣张跋扈,把天下给弄得一团糟,要多过分就有多过分!

那在这种情况下,他这边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规定,明确皇帝手握大军的正当性。

皇帝拥有最高的军权,虽然有可能会出现朱祁镇这样的狗东西。

可是,并不是说每一个皇帝都是朱祁镇。

后面的朱厚照就很不错。

若当时的朱厚照能光明正大的掌军,那大明到了那时,出现中兴不是不可能。

局面很有可能会有一个极大的改变……

“重八,有了这些……就能彻底的解决问题吗

今后……那些学心学的人上来后,时间久了,莫非……他们就不会失了本心,开始胡乱作为

就不会形成新的团体

廖永忠,李善长,淮西的很多人,当初跟着重八你打天下的时候,那都是对于贪官污吏恨之入骨的。

可是大明建立,他们位高权重后,又转变的有多快”

马皇后望着朱元璋问出了她心中疑惑,对于未来有着深深的忧虑。

朱元璋听了马皇后之言,也有些沉默。

“妹子,你说的很对,考虑的也的确很深远。

除了少数品格高尚,觉悟很高的人,大部分都是平庸之人。

贪财好色,想要把更大的权力,更多的财富握在手里,供自己享乐,乃至于是流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采用这新的办法培养出来的人,一开始时肯定会很好用。

可时间久了,只怕也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事儿,咱也没办法避免。

做出了这些改变后,后面将会如何,咱也管不了,咱也没那么大的能力。

咱能做的,只能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事情去做好,少给后代留些坑,把咱大明的基调给定下来。

至于几十上百年后,也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咱相信,到了那时,也肯定会有有识之士站起来,来尝试着解决问题。

后面的事情如何,只有天知道……”

说起这话,朱元璋心中为之怅然。

上辈子的时候,他就想弄出万世不易之法,由着自己这个开国皇帝,把各种事情都给制定好,流传下去,不出乱子。

可是在现代时,观看自己大明的历史,却明明白白的告诉他,根本不可能。

很多的政策都有时效性的,哪怕自己再聪明,对于后面出现的很多事情,也无法预料。

所以到了如今,再次重来,他也不奢求自己能开万世太平。

自己所做的这些,能保证大明自己在位置,以及去世之后的几十近百年里,整体上去向是好的,就已经满足了。

马皇后跟着点了点头,对于自己家重八所言,觉得认可。

这治国之事,确实太过于复杂了。

确实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

“活捉了陈之礼哈哈,干的不错!本王记你们大功!”

百岛附近的海战,如今基本上已经到了尾声。

朱棣所乘坐的战船,在消灭了目标后,返回到了之前的位置。

很快,便有各种消息,从四面八方修建汇集过来,

他这里没过多久,就得到了活捉陈之礼的事儿。

活捉敌将,本身就是大功一件,很能提振军心士气,这件事情上,朱棣自然不可能会去扫兴。

一支军队想要拥有强盛的战斗力,那么严格的军纪,以及赏罚分明,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这次,也是大明海军的头一次战斗,就打得这样漂亮。

经此一战之后,海上的海寇不足为虑。

大明市舶司出海经商,不用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