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朱元璋:咱在现代留过学(3 / 4)

,这狗东西老是过一段时间就开始跳脸呢

现在自己就给他一拳,让他长长记性,好好难受难受。

想来有了自己的这个动作之后,胡惟庸心里面会变得更加的憋屈。

今后,会更加忍不住想要造自己的反,并付诸行动。

当然,朱元璋会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来,可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怼胡惟庸,让胡惟庸变得老实。

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家标儿的年龄确实不小了。

且早就已经跟着自己进行观政。

水平上面,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可以着手让标儿,独自处理政务了。

培养继承人,不能只看,还要应当去着手去做。

不然,对水平的提升终究是有限的。

很多事情,只有亲自去做了,那才能体会当中的三味。

不然,终究是隔靴搔痒。

标儿是自己认准的继承人,那么自然要好好的进行培养。

必然不能再弄出一个朱允炆那样的混账东西来。

当然,在让标儿开始处理政务的同时,朱元璋这边也会注意一些影响和尺度。

不会再让自己家标儿,如同之前那样过于劳累。

这里面要掌握好分寸,要起到既能锻炼标儿的目的,同时也要杜绝再发生上辈子的那种事情。

让自己家标儿过于劳累。

立于前方的太子朱标,听到自己家父皇说出来的话后,神色有些异样,心里有些着急。

话说,这件事儿在几天前的时候,父皇自己与自己说过了。

自己说年纪还小,怕能力不够,想要再过一些时间。

自己父皇鼓励了自己一番后,也同意了自己的意见。

怎么现在,突然间就把这事给拿出来说了

稍微的诧异之后,便也明白了自己家父皇的心思。

这是用来给胡惟庸添堵的。

对胡惟庸方才的那些行为,进行一个责罚。

也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自己家父皇不愧是父皇,不肯吃亏。

就是……自己在接下来,真的能够胜任吗

他多少是有些紧张的。

朱元璋感受到朱标的目光,对自己家标儿的投去了一个鼓励与肯定的眼神。

标儿的能力是很可以的。

上辈子时,接手后就干的非常不错。

这辈子也肯定不会太差。

而且,通过这一次国子学的事情,也能看出来自己家标儿,在心性上面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那在这种情况下,让标儿来治国理政,就更加的让人放心了。

“圣明无过于上位!太子殿下确实到了该治国理政的时候

臣等接下来,必然会好好的向殿下汇报政务,配合殿下做事儿。”

胡惟庸城府还是很深的。

哪怕早就已经恨的满口钢牙都要咬碎了,心里面对朱元璋那是破口大骂,恨的要死。

对这个事儿又有多么的不情愿,多么的想要进行反驳。

可是,这些也只是在心里面想想而已,并不敢真的付诸行动。

甚至于连半分反抗的动作都没有。

直接高呼皇帝圣明。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知道朱元璋干的这个事,很有正当性。

太子身为储君,确实需要好好的培养。

让太子观政,甚至于是处理政务,老早便有。

比如西汉,对于太子的培养是真没得说。

而且,他也知道,依照朱元璋对当今太子的喜爱程度,这件事儿朱元璋既然在这个时候说出来了。

那就不是他出面能拦得下来了。

若真这么做了,还会招致皇帝不快。

弄不好就会被扣上乱臣贼子的名头。

自己方才干的那些事儿,已经是让狗皇帝心中不快了。

他现在,就是对自己进行的一个打压。

那要是在这个事上,继续和皇帝顶着来,只怕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没看李善长这狗东西,老而不死,越来越狗腿了

他就是一心想要进中书省。

皇帝要是真的,把自己这个丞相罢黜,再让李善长入中书省,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他只能是打碎牙齿和血吞下去,吃了这个亏。

胡惟庸开口之后,李善长,刘伯温,李文忠,以及其余朝臣,也都纷纷开口,要表示陛下圣明。

这个事儿没有人反对,直接就被通过了。

只不过诸多人的心情,那是各不相同。

比如李善长,笑的牙都快掉了。

让胡惟庸这狗东西之前嚣张跋扈,现在吃了亏了吧

真以为皇帝是好惹的

让太子治国理政这件事儿,若是在以往,对于很多的文人来说,那都是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