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官场配得上大明这个新生的国家,朝气蓬勃!
不仅是官场,今后各地的吏员,也同样要受到国子学的影响。
他这边让国子学学习成绩不好的人去做吏员,只是一个开始。
今后,随着大明立国的时间越来越长,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有才华有学识之人将会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今后官位肯定是不够用的。
那么正好可以把吏员也考虑其中。
让众多的学子们想要当官,便先去考吏。
然后再从吏员一步步的进行升迁,
今日之事,只是先开个口子,今后等到受教育的人变多之后,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进行公务员考试了!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不从基层干起,便处于高位之上。
对于很多的情况都不会太了解,不利于今后的治国理政。
只有一步步从底层杀起来的人,那才是真正的人杰。
在治国理政等各个方面,都会变得不同。
“诸君,一起努力吧!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事情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诸君与咱共同努力,共创辉煌!
让我大明翱翔于九天之上,让我大明远迈汉唐,开创出一个全新的盛世!
当盛世来临之时,有咱,亦有诸君!
如此,方不负人间走这一遭!”
朱元璋提高声音,结束了这次的谈话。
而他这话说出后,又一次令很多人心情激荡,嗷嗷直叫。
这也宣告的朱元璋这一次国子学之行,圆满结束。
又在国子学这里停留了一个多时辰,仔细的看了国子学的各个地方,并将一些该要交代的事给交代完毕,朱元璋带着太子朱标,在众国子学师生的相送下,离开了国子学。
看着那吊着的金文徴,魏朝等人的皮,朱元璋突然间有些遗憾。
觉得亏大了。
没有做到物尽其用!
今后再有人被判剥皮揎草了,不能再让行刑的人来动手了。
而是应该让太医院里面的人动手,对他们进行解剖。
让医生们,仔细的来看肌理,看心肝脾肺肾等等。
通过这样的办法,也能够促进医学的一大发展。
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今后,就这么做了!
……
“陛下,吏员不能成为官员,请陛下三思。”
第二日早朝,丞相胡惟庸望着皇帝,一脸的诚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