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追求极致的视觉效果!弗里德里希的(2 / 7)

戈来拍,说不定画面更好。

让老谋子来拍,说不定更加有戏剧张力,让人悲痛欲哭。

“老段,别藏着掖着。都是自己人,随便聊聊。我们又不会说出去。”

“我们这些人里面,只有你拍过好莱坞大片。分享一下经验,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不错。对比一下国产电影与好莱坞大片,让我们感受一下差距,才能更好的进步。”

在场的不少人,经纪合同都在华谊的手里,对段义宏来说,确实是自己人。

都是一个公司的。

再说了,制片成本摆在那里,《1942》跟《环太平洋》相比,有点差距,也是很正常的。

而且,哪怕是冯小钢自己也得承认。

他在拍商业电影方面,确实不如路知远。

12亿美金,这个票房,简直太夸张了。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单纯就是觉得,冯导拍这些画面,主要是为了镜头叙事,把故事串起来。”

“但是,路导拍那些镜头,基本上会有三层含义。一是为了电影情节,二是为了展现自己作为美术生的色彩和光影技巧……当然,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他一定会有什么特殊含义,留在画面当中。”

“不过,大部分观众,是看不到第三点的。”

“我也是去了剧组之后,听其他人说的,几乎每一个小情节,都有一些特殊的内在含义。”

段义宏非常想要告诉在座的各位,好莱坞工业化电影,也不是真的跟工厂生产机器一样,严丝合缝的。

完全是看导演个人发挥。

导演如果拥有绝对权力,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漫无边际的浪漫创作。

就像路知远一样。

但如果是制片厂说了算,那导演就跟个提线木偶一样,完全无法表达自己的创作欲望。

在这里,段义宏暗戳戳的鄙视了一下吴雨森。

《碟中谍2》,完全就是制片厂的功劳,跟吴雨森本人关系不大。

这一点,光是看电影里面,有没有导演明显的个人标签,就可以清晰的判断出来。

路知远的电影,那种细节和视觉标签,放眼全世界,也算得上是独树一帜。

尤其是每一个镜头的构图,色彩,还有光影特点,绝对是世界级的大师。

别人抄都抄不了。

毕竟,全世界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像路知远一样,对于色彩和光影,拥有这么强烈的敏锐度。

路知远嘴上整天说什么天赋……他这个色彩和光影的天赋,绝对是历史级的。

“老段,我听懂了。”

“你是想说,冯导附庸风雅。”

“明明想拍历史大片,但水准不够,拍的片只有故事情节,但哲学理念不够深刻。”

有人突然笑了起来,故意打趣段义宏。

“这话可不能这么说。”

段义宏忙不迭的摇头:“我个人感觉,咱们这部《1942》,定位是历史大片,真实还原历史。只要遵循原本的历史,就足够震撼。不需要搞那些乱七八糟的噱头。”

“远哥说的电影的质感,在于细节。”

“无论多么宏大的故事,也要植根于细节,植根于人物的情感变化。”

“在什么样的土地上,养育什么样的人,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只要能够讲清楚这些,电影的质感和真实感就有了。”

“咱们这部电影,我觉得在这方面,挺有细节的。男主人公从一个地主老财,经历了整个饥荒,见证了历史,将那一个残酷的战争年代,血淋淋的剖析给观众看。”

“我相信,上映之后,我们这部电影,一定会成为历史大片当中的经典之作。”

“影史留名。”

吹嘘了半天之后,段义宏还有半句话没说。

电影,是一种商品。

而作为一种商品,首先要确定,哪些人是潜在的顾客。

《1942》虽然有质感,有细节,也有宏大背景,故事也足够让人震撼。

但是,这部电影的受众可能不多……撑死了,就是下一个《金陵十三钗》。

电影票房,恐怕不会太好。

2亿的投资,票房不一定回本。

冯小钢拍历史大片,又不如老谋子这么厉害,号召力也不如老谋子。

大概率会遭遇自己的滑铁卢。

但是,段义宏又不是傻子,这里是冯小钢的剧组,他怎么可能讲冯小钢的坏话呢

当然是死命的吹。

“老段,说的好!”

不知道什么时候,冯小钢出现在段义宏的身后,亲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露出一个小龅牙,笑得特别开心。

“冯导,您什么时候来的快请坐。”

段义宏可是一个影帝级别的实力派,刚才,他看到其他人眼神微微一波动,瞬间便知道,背后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