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恰恰也是双塔的意义。
邓肯和罗宾逊就是秤不离砣,彼此各有优点,又相互弥补,撑起了马刺内线的防守。
而赛前波波维奇也做了指示,那就是邓肯要迅速协防。
不行的话,可以换邓肯来顶姚明,罗宾逊来协防,一旦姚明出球,罗宾逊就用自己的移动能力,去堵截本德。
谁想到尼克斯愣是都没上本德,换上了进攻能力更烂的钱德勒。
那邓肯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就在篮筐面前,张开胳膊,一副只要你传球,我就立马包夹的态势。
姚明立刻反跑上高位。
罗宾逊根本不怵,他换防速度快的小前锋都没问题。
如今是老了,但跟上姚明依旧毫无压力。
姚明掩护,比卢普斯启动往篮下走。
邓肯要补,钱德勒适时的移动脚步,挡住了邓肯。
比卢普斯矮身从钱德勒身边掠过,抛投打进。
双掩护
场下波波维奇微微皱眉,抱住了胳膊。
当两支球队都打双塔,整整四个7尺巨人站在禁区,会让所有后卫都丧失突破攻框的念想。
不过球还是送到了邓肯手中。
而卡莱尔的双塔,也和马刺双塔一样,主打的就是一个灵活防守,相互弥补缺点。
姚明换防顶上了邓肯。
钱德勒则是伺机而动,一旦邓肯内传内,他也会和罗宾逊一样,利用自己的运动能力,进行堵截补防。
邓肯很硬,可面对比自己高15公分,而且重20公斤以上的姚明,依旧头疼。
顶是很难顶动的,姚明核心强,哪怕调整了上下身的肌肉围度,可那种下盘稳定性,联盟里也没几个人顶不住。
而且一接触下来,邓肯觉得姚明虽然是新秀,但防守经验其实很丰富。
他知道什么时候给对抗,双脚也不是一直钉在地上去跟你角力,一直在调整,就像大海的浪涌一样,一波一波的给你对抗,干扰打乱你的节奏。
而且预判非常准,不怎么吃晃。
就这经验,哪一点儿像个新秀。
去年对上布朗的时候,邓肯还能明显感觉到布朗空有身体,经验上是匮乏的。
可轮到姚明,真觉得太成熟了。
翻身面框,启动强起勾手,邓肯的第一攻无疾而终。
钱德勒瞬间把罗宾逊卡在身后,稳稳摘下篮板。
卡莱尔抱着胳膊在场边踱步。
在他看来,钱德勒才是最适合姚明的二中锋人选,没什么进攻能力,专干擦屁股的事情。
但他跟唐森交流过,知道唐森想把唐尼尔哈维培养成罗德曼式的前锋,所以还是挺期待的。
尼克斯的节奏一如既往的慢。
然后还是同样的套路,姚明拉出来掩护。
不过玩过一次的招式,马刺就没那么容易上当了。
邓肯已经有意识的去提前移动,堵截比卢普斯。
比卢普斯没有强上,急停回传姚明。
这个时候,姚明依旧在掩护位,站在罚球线以上。
罗宾逊知道姚明有中投的能力,急忙转身去防。
他速度极快,姚明已经丧失了出手的机会,但战术还没结束。
姚明虚晃一枪,作势要投,吸引防守注意力的同时,猛地把球往弱侧底线一甩。
邓肯心头一跳,这才注意到,急停回传的比卢普斯顺势兜底线,出现在了弱侧底角。
他回传之后,马刺众人的防守注意力已经被姚明吸引过去。
没人注意到他。
而跟着比卢普斯的帕克,则是被钱德勒在底线附近掩护挡在了身后。
还是双掩护。
比卢普斯空位接球,冷静出手,3分命中。
他依旧在苦练三分,扩大覆盖范围,是他如今最稳妥的得分手段。
卡莱尔满意的鼓掌。
这就是他的战术,双掩护,再利用姚明的发牌能力,为外线创造出手机会。
挡拆发起,而后续还有很多很多的变化。
一种战术,卡莱尔能研究出儿来。
也就是时间太紧,来不及教太多,不然他一定要让波波维奇知道知道,自己这些年的录像可不是白看的。
不过一上来就能把战术打的这么顺畅,也是卡莱尔没有想到的。
他感觉不光是因为姚明和比卢普斯足够聪明。
就感觉纽约的训练中心有什么魔力一样,球员的理解能力特别强。
上午训练跑战术的时候,跑个几次,就能跑的像模像样。
很神奇。
而尼克斯这一攻,直接让波波维奇托着下巴,皱起了眉毛。
自己要是没看错的话,这他妈好像是自己的战术吧。
马刺就经常利用邓肯的掩护和分球能力,打这种溜底线,然后底角三分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