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细细品味一下呢,我觉得这话其实没那么难听。”
“人只有意识到自已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他才能做的好,而不会好高骛远!”
“举个例子!”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在没有结果的时候,会说那么一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可事实上,这就是一句比较有情商的话而已,真正呢,苦劳……其实不符合正确的价值取向!”
“就好比我有时候和我的团队开会,我会告诉他们,财富并非是对勤劳的奖赏,而是对认知的补偿,也就是说,勤劳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具备创造价值的。”
“呃……”
张英,连带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有些懵。
“顾先生,我想节目前的观众对您的这个说法很感兴趣,可以敞开描述一下吗?”
“其实很简单。”
顾行舟笑道:“大人以前告诉我们,勤劳致富,所以我们都觉得勤劳可以致富,事实上,这句话也没错!”
“勤劳是一种态度,很多人从小勤奋读书,长大后勤奋工作,所以很容易把得到的报酬当做是勤劳所得!”
“可事实上呢?这句话更应该理解为,一个人用他勤劳的态度去学习,把学习所得到的东西转变为结果,从而造成价值!”
“可如果只是一味的蛮干,就算再勤劳,也不可能致富的!”
“……”
这解释……
还真是透过现象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