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叶青凝的底细(1 / 2)

从军赋 风尘落雨 3935 字 1个月前

议事厅中,几位皇子、将领齐聚。

众人面前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将阆东道、岭东道囊括在内,乃至更东边的郢国也有标注。

近日来八万陇西精锐尽数抵达前线,再加上京军、颍川军,断云隘内聚集了十几万兵马。时值寒冬,双方不约而同地停战休整,但是再有大半个月就要开春了,届时定然会再起大战。

如今整个东境都被一股战争的阴霾所笼罩,人心惶惶。

“诸位,今日升帐唯有一事商议。”

洛羽看向众人,手掌在地图上重重一拍:

“挥师东境,杀入两道境内,诛灭南宫家、崔家,平定叛乱!”

“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景霸摩拳擦掌:

“各营差不多休整完毕,军中将士战心正盛,等开了春我定要杀叛军一个人仰马翻!”

“军中将士求战心切是好事,但南宫家和崔家毕竟是扎根东境多年的世家大族,根基深厚。”

洛羽缓缓道来: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平叛,咱们首先得清楚两家的实力。少游,将近些日子搜集到的情报说给大家听听。”

萧少游迅速起身:

“此前南宫家与崔家都号称有七八万兵马,其中数万是边军精锐,还有一部分乃各城驻军。但南宫家蓄谋造反已久,自然在暗中操练了不少私兵。

根据情报,开战之时南宫家总兵力多达十余万之众,再加上崔家的八万兵马,叛军总兵力应该在二十万上下。而且从开战至今,两家还在源源不断地强征青壮补入军伍,兵力绝不可小觑。”

“二十多万兵马,确实不少啊。”

景淮面带凝重:

“南宫彻挥师八万出东境、攻颍川,这八万人几乎被我方全歼,所以两道所剩兵马至少还有十几万人。”

众人面色微变,十几万兵马,比想象中的还要多啊。

“六殿下说得没错。”

洛羽沉声道:

“攻克断云隘虽然是一场大胜,但本将军想告诉大家,十几万叛军依旧手握两道之地、纵深辽阔,战事绝非轻而易举就能结束。

所以请诸位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慎之又慎!

骄兵必败这个道理,想必诸位都明白。”

“明白!”

就连景霸都不自觉的点点头,吃了这么多败仗,他要是再带着那股子自负去看待叛军,那他就真的该死了。

洛羽这才看向地图接着说道:

“阆东道辖澜州、阆州、东河三郡;岭东道下辖霜州、岭风两郡。从地图上看,断云隘正好卡着东境出关的咽喉。进入断云隘之后岭东道在北、阆东道在南。

我大军不可能一城一城地打过去,先攻阆东道再攻岭东道,这样的话平叛战事便会迁延日久、对国库的负担太重。”

景淮目光微挑:

“洛将军的意思是,分兵?”

“没错!”

洛羽沉声道:

“南宫家与崔家虽然联手,但两家的主力还是各自守着自己的疆域。分兵攻取两道、速度更快,也好各个击破!否则十几万敌军合兵一处,还真不一定好对付。”

“那怎么分兵?”

“很简单。”

洛羽笑道:

“我率领陇西八万精锐攻取阆东道,三殿下率领京军和颍川军进攻岭东道。”

众人微微点头,有些话虽然没放在明面上讲,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南宫家的实力胜过崔家,陇西边军更是比京军、颍川军骁勇,如此分兵很是合理。

“咳咳,洛将军、三殿下。”

就在这时,颍川道节度使张知信小心翼翼地说道:

“颍川军久战力疲,微臣觉得,攻取岭东道出动京军足矣,颍川军可驻守断云隘,为大军筹备粮草、稳固后方。”

众人的目光都变得诡异起来,洛羽的嘴角更是勾起一抹玩味,但并未吭声。

景淮眉头微挑:

“呵呵,张大人,近些日子平叛征战,颍川军辛苦,其他各军就不辛苦了?况且光靠京军一己之力想要攻取岭东道,怕是有些困难啊。

依我看,张大人还是带着颍川兵马随军行动吧。”

张知信苦笑不言,似乎很是为难。

“张大人。”

景霸的表情板了起来:

“陛下可是有过圣旨,颍川军必须东进平叛,难道大人想要抗旨?”

“不不不,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张知信面庞微僵,紧跟着说道:

“下官只是担心颍川军疲惫,影响征战,既然两位殿下如此说了,那下官定然率颍川军全力以赴,剿灭叛军!”

面对客客气气的景淮,张知信还能掰扯几句,但对景霸这种直性子他真是不敢抗命。

“呵呵,这才对嘛。”

景淮满面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