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高阳的角色(六千五)(2 / 4)

合理的推测,这件事情或许并不是孔念寒要这样安排,而是圣孔在背后指使着孔念寒这么做?”

“至于圣孔的目的,或许就是为了吞掉商孔的家财和田产,商铺。”

“纵然是我带兵,剿灭了商孔所有人,但晋地终究不是我的地盘,黑甲士也不可能一直在商孔那边守着。最多也只是搜刮一番,带走明面上能看到的金银珠宝,古董字画,至于家宅,商铺这些不动产,终究是带不走的。”

“甚至就连金银珠宝这些,应该也搜刮不了多少,这样的家族应该都有隐秘的,存放金银的地方。在我离开之后,圣孔便能打着同一个祖先,都是亲戚的旗号,将商孔剩下的资财全部吞掉,莫要小看那些不动产,稍稍整理一下,卖出去绝对是天价。”

青鸾愕然。

不得不说,宋言的分析的确是很有道理。

可青鸾就是感觉有些无法相信,那可是堂堂孔圣人的后代啊,这样坑害另一个大家族,难道就为了一些银钱?

总觉得,有些掉价,有些难以置信。

宋言则是摊了摊手,面色冷漠:“为什么不会呢?”

“孔子都曾经曰过:财帛动人心。”

青鸾翻了个白眼,她虽然没多少文化,却也知道这句话绝不是孔圣人说的。

“一千两,一万两,圣孔可能不是特别在意,但如果是一百万两,一千万两呢?圣孔还能无动于衷?”宋言呵了一声。

“还有一个重要的线索,就在彩衣出事儿前几日,孔家有旁支,忽然承认商孔和圣孔有亲,会不会太巧合了一点?”

也就是那时候,平阳初定,女真那边也还没有马踏王庭,刚刚覆灭了黄家,杀了几百个官员,平阳城内也是人心惶惶……而且宋言也隐隐察觉到有人在背后操纵着这一切,是以才控制着心中的暴躁,没有直接将商孔灭了门,否则圣孔的计划,怕是就要成了。

他忽然间想起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世家门阀,成百上千。

漫长的时间中,有的家族短暂的兴盛到极致就陡然没落;也有家族,悄无声息之间便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亦有家族浮浮沉沉,却亘古长存。但不管怎样,这些家族因为朝代的更替,皇帝的更换,乃至于气候的变化,都有一个起起伏伏的过程,时而没落,时而兴盛。

但孔家,和这些世家门阀截然不同。

不管是哪个朝代,不管是谁做皇帝,只要还用儒家学说治理国家,就不得不承认并且尊崇圣孔的地位。

于另一个时空中,汉高祖刘邦最先封孔子八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至唐朝玄宗时期,敕封孔子嫡系后裔文宣公,享正五品待遇;至北宋仁宗确立衍圣公封号,享五品待遇;到元朝,维持衍圣公封号,享受三品待遇;至明朝,官居一品,班列文官之首;至清朝,官居正一品,特许紫禁城骑马,御道行走。

可以看出孔家的发展,是一个随着时间流逝,稳步上升的过程。

而衍圣公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延续千年的世袭公爵,其本质便是王朝与儒家共治天下的一个符号!

最最重要的是,每一个皇帝……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也是为了拉拢孔家和天下读书人的支持,都会对孔家大加封赏,除却金银玉帛之外,还有大量田产。哪怕改朝换代,前朝赏赐的田产,新上位的皇帝也不会收回,而是在这基础上再加封赏。

这就导致,孔家名下的田产越来越多,到明朝时候,整个曲阜乃至周边的一些区域,几乎都是孔家的地盘。按照时间线来算,现在距离明朝大约还差了六七百年。这时候的圣孔一家,即便是获得了赏赐应该也是颇为有限,至少远远没有明朝时期那般富庶。

而圣孔一家,又子嗣众多。

日子不免拮据了一些,比之其他世家门阀自然是远远不如,在这种情况下眼馋商孔那泼天富贵,实属正常。

只是,算计商孔也就算计了。

可居然连他宋言,甚至是小姨子洛彩衣都给算计进去,还差点儿让洛彩衣受了伤害……

这已经是取死之道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

一旦证实了心中推测,宋言会让圣孔那一帮软骨头,明白算计他是怎样的后果!

青鸾不说话了。

尽管她有些无法接受,圣人之后怎会如此龌龊,却一时间找不到理由去辩驳。

而宋言,则是依旧在沉思。

他能感觉到这事情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孔家搞出这么大动静,难道仅仅就只是借着自己的手,吞掉商孔的家财?

总觉得有些小题大做。

若是再往深处想一想,晋地八大家背后是谁?

是白鹭书院。

是一众朝堂高官。

若是自己动了商孔,势必会和白鹭书院水火不容,不死不休,到那时朝堂上便是数不清的弹劾。便是不死,说不得也会从剥夺官职和爵位,怕是连手里的兵权也要交出来。

难道说,圣孔真正的目的,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