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研讨会(2 / 3)

眼看着那边众星拱月的热闹,杨受成最先叹了口气。

“e=))唉!”

这个头一开,旁边全是唉声叹气。

不远处的巩俐扭头一看,急忙捂住嘴巴,差点没忍住笑。

一帮曾经的大人物,什么港台大导演、影业前辈、娱乐大亨,一个个的瞪大眼珠子盯着弟弟,有羡慕、有不甘、有懊悔,百味杂陈,一出好戏。

其实他们现在也是大人物,掌握着很多叫人眼红的资源,一呼百应,招风唤雨。

但在如今的方星河面前,统统都不够提。

单看现场领导的态度就知道,如今的方哥是什么级别。

“小方,今天你要好好讲讲文化自立的主题!你在国外的那篇文章,影响力可是高得很呐!”

这是文化口的自家父母官,笑得和亲爹一样慈祥。

特意加重的“高”字,意味深长。

“小方,你做事情很提气,可也给我们出了好多难题啊……”

这是外交口的领导,一边苦笑,一边和和气气的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表示亲昵。

怪罪那是决计没有的。

原因见仁见智,结果不必再提。

“小方,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你要多提提意见,督促我们进步……”

语重心长隐带歉意的是宣传口领导,国内的舆论环境一直不怎么好,就连官媒内部都挺分裂的,体制里面对于方星河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

作为上了一定级别的领导,来参会的这位是正方阵营,因此对于目前的环境心存歉意。

但是,方星河没接受对方的歉意。

“您言重了。”

他轻描淡写的略过话题,假模假样的谦虚:“我也只是一个学生,远远称不上做得很好……”

这话不带刺,但又刺得某些人心里不舒服。

你做得不够好,那我们是什么

一群歪瓜裂枣的废物吗

研讨会便是在这种酸溜溜的氛围中开始的。

其实这种务虚的会议相当没劲,文化口一顿上高度,宣传口一顿上价值,电影局一顿谦虚,一个半小时稀里糊涂的就过去了。

唯一有意义的东西,大抵就是官方总结的各项数据。

截止到2月25日,《英雄》上映两个月整,除了部分具备长线价值的市场之外,整体上已经尘埃落定。

全球票房总计6.48亿美元,目前排名2003年全球票房榜第二名。

不但是中国影史最好成绩,同样是全球影史前20名里唯一一部非好莱坞电影。

《英雄》和其余好莱坞大片不同,它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全球市场的均衡。

北美单一市场1.92亿美元,海外票房4.56亿,充分证明它是没有文化隔阂的全球爆款。

更特殊的是,全球最大的单一票仓根本不是北美,而是日本。

小日子贡献了1.63亿美元,仅次于《千与千寻》,吊打《泰坦尼克号》和《指环王》,展现了方星河在日本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电影局领导在汇报时特意指出,该数字是配给收入,即制片方能够分得的收入。

如果要估算统一口径的票房,还需要乘以1.677倍的系数,约为2.73亿。

这个数字,甚至高于北美和南美之和。

当然,北美市场有特殊情况——要走冲奥路线——所以现在并没有全力上映冲刺票房,真正的结算日期应该是暑期档开始之前。

如果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再补上一个足够有噱头的中级奖项,《英雄》最起码还能再收割8000万美元票房。

电影局领导讲到此处时口沫横飞,估计正在幻想着7亿吧……

7亿还是进不去影史前10,但是在15名左右守门绝对没问题,这政绩,听着都香。

韩国的最终票房也相当惊人——突破千万观影人次,是韩国影史里的首次,直接激活了整个韩国电影市场,甚至导致了忠武路的抗议。

唔,一边蹭着韩国遗民的荣光,一边抗议《英雄》挤压了本国电影业的健康发展,这很韩国。

至于其他的细分市场,法国第一鹰国第二意大利第三……

方星河没怎么注重欧洲市场,但是热潮一起,谁都控制不住。

这年月的欧美根本没有开始警惕中国,或者说有点警惕,但不多,纯纯是基于意识形态的瞧不起。

对比《哪吒2》没排片没宣传的境况,《英雄》的待遇相当nice。

要排片有排片,要宣传有方哥。

文化口领导特意表扬了方星河在文坛的影响力,夸奖道:“方星河同志在文坛的耕耘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新生代的形象边界,进而实现了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意识在国际世界的正本清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好奇中国青睐中国提供了重要窗口……”

啧啧,咱方哥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