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方版《英雄》大爆炸(2 / 3)

理由不再赘述,时间将为我证明。”

华尔街方面一句都没有提到意识形态,更没有提到大政府和低自由人权。

但是他们用整个市场为方星河背书,由此导致了一种更高规模的信任。

——信方哥,能赚钱。

相应的“方星河概念股”继续一路高歌。

其实那些股票最初的上涨逻辑是实打实的业绩,代言人的知名度再次扩大,满天星的消费热情进一步释放,业绩肯定涨。

业绩涨了,但财报未出,市场必然产生强烈预期。

反映在股市上,便是非常正常且健康的上涨。

可现在,当方神被符号化、概念化、焦点化,股票的上涨逻辑顿时变得不一样了——从业绩上涨预期,变成了稀有标的早日持有逻辑。

因为方星河代言的品牌很少,分散在各个国家,上市公司自然更少。

所以,方星河概念股是每个市场上非常稀缺且具备长期增长动力的热点品种。

从炒业绩转变为炒概念,空间顿时打开了。

两天时间,intc暴涨37%。

听起来好像不怎么惊人,可是intel的市值体量摆在那里,它根本就不是那种能够暴涨暴跌的品种,明显是要走长线行情。

于此同时,纽交所上市的nike、法交所的bmw、泛欧交易所的lvmh、东交所的索尼……

方哥概念股全线大涨!

人一旦有了价值,到处都是朋友和好人。

美国商界疯狂追捧,每天都有大量的代言合作咨询,媒体更不用提,采访申请和节目邀请像是雪片一样发来。

最重要的院线,更是主动提请扩大放映规模。

而索尼那边忽然有了办不完的酒会——进入1月份,便等于进入了冲奖季,奥斯卡的数千评委中,愿意和他接触的人与日俱增。

随着这样的势头,上映第三周,《英雄》票房不跌反涨,终于第一次突破3000万美元。

至此,《卧虎藏龙》的北美票房记录已是必破,史上最强外语片的名头已经稳稳戴在《英雄》头上。

影评人当然没有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仍然在跟方星河死磕。

而且讲实话,具备一定真知灼见的文章,确实也出了几篇。

可在堂皇大势的碾压下,根本没能闹出来多大的动静,挺方阵营就把他们直接按死了。

什么是大势?

国家人文基金会(neh)特意举办了一场“美国文化与历史脉络”研讨会,与会者多半是藤校历史人文教授和世界学者。

主席布鲁斯·科尔在开幕式上的致辞里有这样一句话——

“反对无限制自由,建立正确的集体主义公平自由观,修正美国文化基因,是我们这一代学者、专家、青年、民众的历史责任……”

事到如今,聪明人早都看出来了,美国到底在反对什么打压什么?

反对的不是自由主义,而是仲冬战略下一切不服管教、不愿接受约束统辖的集体和个人。

谁对现任政府的集权和出兵有意见,谁就是双标虚伪且不顾大局的新自由主义残渣。

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垃圾箱,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而接连用《性》和《中美方世》打响了第一枪第二枪的方星河,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公平斗士。

反对泛滥自由,就等于谋求普世公平。

逻辑很通顺,好处大大滴有。

最直接的表现是,在最新一场奥斯卡公关酒会上,方哥成为全场焦点,每一位评委都愿意和他聊上两句。

编剧协会主席、导演协会委员、演员工会常任理事、南加大电影学院教授……

方星河的表现十分得体,端着果汁从南聊到北,从西侃到东。

事后,《英雄》和《中美方世》得到了这群老白男的盛誉。

“starriver对于自由和平等这两大美国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深刻而又准确,他从不曾反对正确的自由,他所提出的动态平衡,恰恰是好莱坞左派进步自由群体一直致力追求的完美图景……”

“《英雄》是一部焕发着强烈方氏哲学色彩的艺术级电影,其内核的积极主动与形式上的消极被动形成极具冲击力的矛盾,极致的宿命感在starriver打破第四面墙的那个瞬间将我的意识彻底摧毁,我爱死了他的表演,但我更爱编剧sr在此处天马行空的处理,他配得上任何赞誉……”

“天命昭昭,现代之美国仍然是天命垂青之所在,但starriver的批评仍然极具价值。

《英雄》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基于天命的东方逻辑,即: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天命,那么任何一个历史上的小人物都有可能伤害乃至于摧毁这种天命。

这和西方的天命无敌逻辑有着显著不同,但却更符合历史规律。

不论是starriver的文章,亦或者在《英雄》中的处理,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