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急转直下(2 / 4)

动风云。

《尚未成年的sr深陷花丛,安妮海瑟薇直飞纽约!》

《安妮海瑟薇:我们只是朋友,那天我送他回到酒店立即就出了门》

《莱昂纳多:是的,那天我灌了他一杯酒,但我发誓,只有一杯!而且是他妈的低度数鸡尾酒!见鬼了!》

酒店门一直发酵到今天,当事人终于站出来回应。

配上那张游艇上的照片,以及安妮海瑟薇从进酒店到出酒店总共4分钟的时间线证据,真相大白,但故事性拉满。

安妮海瑟薇肯定不亏,她成为方星河在美国唯一的确切绯闻对象,还在扶他进门时偷偷摸了两把腹肌……

方星河也不亏,扮演一朵“饱受性感大姐姐觊觎的小白花”,既符合他的年龄,也可以给他过于凛冽的气质增添亲和。

在欧美,假如一个明星没有花边新闻,那么大众不会钦佩他洁身自好,只会按怀疑这个人有什么问题,或者是缺乏魅力。

这两种罪名,可比“花心”严重得多。

文化不同,行为模式自然要调整,这才是正确的方法论。

时间在沸沸扬扬的争议中走到30号,《英雄》的首日、首周末票房,最高单馆、最低单馆票房,平均上座率,地区上座率等等数据,全部出炉。

结果应该算是……出乎意料的好?

美国的《电影周刊》罗列出来各项数据,写了一篇相当客观且详尽的分析稿。

首日票房404万美元,首周末(第一个周五到周日)票房1679万美元,最高单馆4.2万美元,最低不提也罢,平均上座率高达38.8%。

之所以使用“高达”这个词儿,是因为《英雄》的排片确实不够好。

大量的午夜场、上午场,黄金时段寥寥无几。

好场次都被院线给了《指环王》,其次是《逍遥法外》,再次是《纽约黑帮》,《英雄》跟7月份上映的《王牌大贱谍3》、11月中旬上映的《哈利·波特与密室》一个档次。

即便如此,它仍然拿到了同期第三名的好成绩。

1000家的开画银幕,对比《指环王》的3622家,《逍遥法外》的2460家,显得格外可怜也格外值钱。

文章对于《英雄》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盛誉方星河。

“外语片能够在美国本土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且还是在开画银幕中低等规模的前提下,《英雄》已经实现了突破性的成功,而且具备一种难以评判的巨大潜力。

其中,starriver的号召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每一个地区的每一家影院里都挤满了原本对于功夫片并不感兴趣的小女生,截止到本人动笔时,女性观影群体的年龄从平均18周岁上涨到平均24周岁,正有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为了sr而走进影院……

sr贡献出来的表演是艺术级的,太子誉这个角色看似只需要打打打,没有丝毫表演难度,实际上的难演程度可以列为本年度前几名。

在骄傲狂放的表象下,他始终是一个悲伤而又忧郁的苦命孩子。

这种性格底色深藏在伟大的打戏之下,很难察觉,但是如果表演得不够深刻细腻,便不能赋予他如今这种万人迷的魅力。

在领军出击时,他豪迈而又悲怆。

韩国只剩最后一城,国破在即,亲人死绝,而太子誉必须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拼杀。

在两箭不中,太子誉决定离去时,张毅谋导演给出两个细节特写——

一处是重新握枪时的犹豫,太子殿下拨马握枪,骏马前踏一步,手背青筋绽露,明显是想再次向前冲杀,以近战的方式突击王驾。

我们都知道,他不可能突进去,他自己也知道,所以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充分暴露了此刻的太子誉便已经具备了一种强烈的自我毁灭倾向。

但他最终只是深深望了一眼王驾,最终拨马转身,杀出重围。

因为他还肩负着责任,他要将韩国最后的精锐带回家。

第二个特写正是他的眼神。

仇恨、痛苦、愤懑、挣扎、失落……

在短短的一瞬间,复杂至极的情绪冲击着观众的心防,随后,随着他的眼神只剩决然,我们知道,他为责任而放弃了战死阵前。

第二次露面,太子誉在庭院里安然品茗。

他没有喝酒,也并不流露丝毫的软弱和痛苦,他的肩背挺得笔直,骄傲又平静,可你仔细看他的眼睛,里面没有火,只有幽邃空洞。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临死前那一刻,太子誉终于真正活了过来。

在特写中,当无名的剑斩到太子脖颈的那个瞬间,他的眼睛明亮带笑,为终于到来的解脱和希望而欢欣。

这个人物的死去为何会让那么多观众情不自禁的落泪?

因为starriver的表演真实、细腻、完美,真正赋予了太子以灵魂,叫人动容,让人共情。

至今我仍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