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子最近忙得脚打后脑勺,但是听说方星河想攒局,仍然强打精神上门。
俐姐开开心心的忙来忙去,水果点心不停往上端。
三人的谈话,从闲聊开始。
“咱们小区挺多同行的,陈导、优子还有那谁,都住这儿。”
“谁啊?”
“京圈那位,刚去了美国……”
“噢,王硕啊……小方你跟他还那么顶着呢?”
“他也配?”
方星河陪着谋子叼了支烟,嘴一咧,眼皮子一撩,流氓气忽一下子上到顶。
谋子竖起大拇指:“你这气质,真适合演一个小混混!”
“我弟弟什么不能演?”
巩俐不乐意了,埋怨道:“你那片子全程打打杀杀的,根本没有空间给弟弟发挥演技!”
“不打怎么往外卖?”
谋子这会儿非常清醒,苦笑道:“再拍多少部红高粱都解决不了中国电影的问题。”
对此,俐姐也认可:“那倒是,各种类型的大片必须发展起来了,商业电影才是未来。”
其实大力发展商业片这个事儿,在娱乐圈顶层中是共识。
不认可的,是那些脱离了一线的老资格、老前辈、老顽固。
可在实际拍摄的时候,限于种种原因,大部分人还是只能去拍低成本文艺片。
投资、剧本、技法、市场压力、面子顾虑……没有哪样好解决。
“你呢?”谋子问,“你是怎么打算的?”
“想法很多。”方星河实话实说,“但都有缺陷,很难抉择。”
巩俐忽然劝道:“反正别盯着国内市场,太浪费你的全球知名度了。”
谋子却忽然摇头:“最好也别拍打戏,《英雄》12月上映,紧跟着再接一部动作片,你在全球观众心目中就彻底定型了,对你未来的发展没什么好处。”
这话实在,巩俐也有同感。
“你不是李莲杰房龙,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你的可能性远不止于此,下部片子最好还是有一些表演空间。”
方星河微微皱眉:“非动作华语片,在国际上几乎不可能有市场。”
“有名也行,你又不缺那点票房。”
巩俐坚持意见:“这是你自编自导自演,绝对主创的第一部片子,你得向全世界影视界展现出一种更高的轮廓,更广阔的可能。”
“对。”谋子点头,“要向业界和观众们展示你的其他优势,在他们心里建立起一种期待:‘这是一个未来的大师’。
这样以后你再拍动作片的时候,业界才会对你保持宽容,觉得这是少年热血,而不是认为‘方星河没什么导演水平,只能拍动作片’。
观众也会对你抱有更高的信任,愿意跨类型去看你别的片子。
顺序很重要,你又不是没有跨过去的能力,别限制死自己。”
业界怎么想方星河不在意,但是观众信任确实很关键。
纯粹动作片的上限并不高,动作片的受众比例,大概只占全体影迷的1/8。
不是说动作片不能拍,而是人生第一部自导自演的戏,确实不应该是纯粹的动作片,否则一旦被影迷定性,再想去争取剩下的7/8,那就太难了。
选择那么多,实在没必要给自己制造这样的困境。
“对了!”
谋子忽然一拍脑门,递过来一张报纸。
“今天我看到有个人在报纸上骂你,讲的内容多少有点提示意义,顺手就给带回来了。”
方星河搭眼一看,难都,程一中。
这货反应还挺及时的,不在“国家队”、“nba”、“道德与责任”等话题上纠缠了,转头又开辟了别的黑方角度。
文章里有一段内容如下——
“我不在乎方星河是否愿意履行自己的责任、满足大众的期待,反正他干过的伤害民族情感的事情早已不止一件两件。
我好奇的,仅仅只是他要如何拍摄自己的第1部影片。
大部分读者可能还不知道他面对着怎样的麻烦,我觉得我有义务跟大家讲一讲。
首先,他已经深深得罪了整个港台影视圈。
整个港台,没有任何台前幕后敢与他合作、愿意与他合作。
其次,他和京圈的关系同样恶劣。
京圈各位大佬早已放话:你想拍什么,自己折腾,别找我们。
然后,谋子正在鼓捣英雄后期,一盘散沙的西北圈同样对他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遍数整个中国,只有凋零的长影能算是方星河的坚定支持者。
要演员没演员要幕后没幕后,他能拍什么?
而据可靠消息,好莱坞七大已经形成默契,联合起来封锁方星河在那边寻找资源,日韩也只想请他去当主演,拒绝接纳他成为本国娱乐圈的上层大鳄。
如此四面楚歌的超级巨星,我还是头一回见,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