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南山幼儿园,听起来刺激,干起来那叫一个无聊。
庆典在极致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至此,方星河在美国,只剩下最后一件事要干——割韭菜。
nike割爽了,奇才割爽了,所有代言商都割爽了,只有方哥自己没怎么割到。
生当狂歌?
那不能算。
那是为日韩准备的大镰刀,顺便割了一茬美国粉丝,不够有纪念意义。
但是一时之间,方星河实在没什么作品好推,《英雄》还在做后期,瞄准了今年的圣诞档,打算全球同步上映。
于是想了又想,狗方把杂文集《少年的我》掏了出来。
这玩意不敏感,或者说,敏感的点不一样,刚好适合全球出版。
于是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在庆典结束后的第三天,6月22日,方星河杂文集《myyoung》全球同步上市。
其实是主推北美市场,而北美市场也确实没有让方星河失望。
精装版定价41美元,为市面最高,此前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精装本定价也不过33.99美元。
平装版定价17.2美元,寓意是方星河17岁零2个月时正式发售。
这两个价格,属实贵到了突破天际。
但就是好卖。
呼啦一下子,精装版的存货全部扫空,平装本三天直奔300万大关,冲着年度畅销第一的宝座一路狂奔。
美国图书市场是个挺畸形的存在。
自助与心灵是最重要的热门图书品类。
名人(政治家、演员、主持人)出书是最重要的畅销书来源。
儿童与青少年是最大的分类市场。
教辅教材是最贵的单品……
另外,纽约时报图书畅销榜和奥普拉读书俱乐部是最有效的推送手段,上榜就等于畅销,推荐就等于爆款。
最后,宣传齁贵,特别吃钱。
然而方哥的新书几乎省掉了90%的宣传成本,奥普拉主动在读书俱乐部里分享,纽约时报第一时间登记榜单,各大媒体全力宣泄,华盛顿邮报开辟专门的读书专栏……
又一场狂欢。
其实方哥分给出版社的利益极少,在华盛顿买的书号,自找印刷厂,渠道费压到最低……全员给方圣打工。
那他们也乐意干。
反正美国人不关注足球世界杯,方星河退役和出书的热度,正好填补这个夏天。
因此,方哥割爽了。
精装和平装同时发行的策略在美国并不常见,后者通常要晚上8个月,是前者的补充和延伸。
但方星河不管那么多,主打一个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我都要。
黑人哥们乖乖去买平装版,看不懂也硬着头皮逼孩子读。
白人精英们必买精装,还要写评论。
至于少女粉……把队伍排起来!
我们必须参加签售会,即便拿不到签名也要用罩罩砸sr一脸!
由于美国的这种恶劣风气,方星河的签售台搭得很高,而且距离排队区很远。
然后,中间的空地就被乱七八糟的杂物给扔满了,离谱。
签售会,他只搞了5场,华盛顿、纽约、洛杉矶、西雅图、多伦多。
每到一处,长枪短炮顶在前面,数千女粉跟在后面,球迷都捞不着前排站位。
其实北美的追星风气和亚洲截然不同,但是你方哥现在正热着,该叫的该晕的该怀孕的一个都跑不了。
排队的时候挤一挤不会怀孕,但是被方星河看一眼会。
——有个13岁的白人少女被学校检查出怀孕12周,她面对媒体,坚持声称:没人碰过我,是在starriver的签售会上被他看了一眼,回家我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这么离谱的事儿,居然登上了洛杉矶早报,被大肆传播。
然后,方星河导致未成年少女怀孕的谣言就越传越广,在相当一部分北美民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倒是没人审判他,只是下意识的相信他就该是这种花花公子。
这他妈跟谁说理去?
7月初,方哥终于带着一挎兜子钱和一肚子气回国了。
杂文集的销量不需要他操心,这注定是一本长寿的圣经,卖出几亿的销售额一点不稀奇。
美国体育媒体关于“starriver历史地位正确排序”的争论也不需要操心,他们至少要争论几十年,从并列第一到前十守门员,永远达不成共识。
日韩东南亚乃至欧洲,殷切希望他去转一圈的愿望更不用搭理,现在没啥好割的,等我打造好新镰刀,不用你们请,我自己就会去了。
唯独有两件事需要方星河真正上心——
第一,国内这帮自卑意识爆表的玻璃心巨婴到底要怎么搞?
第二,是时候拍自己的第一部导演作品了,拍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