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寻秦记》出!引阅读狂潮(3 / 4)

边的闺蜜立刻凑过来。

“什么东西?神怪小说?”

“不是!好像…是现代人回到古代!”

女白领激动地指着文字,“你看!他帮那什么寡妇解围!

哇,秦王政的老妈赵姬出场,好妖媚!那描写……作者很懂嘛!好是香艳……尺度这么大的么?”

“快给我看看!”

闺蜜一把抢过报纸,两个白领丽人瞬间沉浸在邯郸城的奇诡风云里,连巴士到站都差点错过,在司机不耐烦的喇叭声中狼狈追车,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份被晨风掀皱的报纸。

深水埗的劏房区,潮湿的楼道里,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学国文教师李先生,正要去学校监考。

经过楼下报摊,习惯性地买了份左派报纸,又鬼使神差地捎上了被热议的《亚洲日报》。

坐在拥挤的公车上,他先翻看了主报那些对东南亚政局的分析,内心感慨手法老辣。

待翻到副刊,开篇……

“历史长河滚滚东流,命运齿轮悄然错位……”

这样的引言就让他眉头一挑。

待看到项少龙作为“特工”,以超越时代的眼光分析战国局势,准备利用信息差在秦赵政争中牟利甚至干预历史,这位自诩博学的老派文人彻底被震住了。“这……这哪里是小说啊?这是对历史的解构和重塑!”

他嘴唇微颤,连握着报纸的手都抖了起来。

什么“王权与阴谋”,什么“奇货可居”,熟悉的吕不韦故事,将被一个现代闯入者的视角重新解读,焕发出令人惊骇又着迷的光芒。

他忘了自己要监考,脑子里疯狂盘算着:“秦王政的童年阴影,嫪毐之乱背后的权谋,甚至秦灭六国统一宇内的必然性……要是真有个现代灵魂参与进去……天啊!”

这份颠覆性的震撼,让他险些坐过站。

《星岛日报》编辑部,烟雾缭绕。

总编面色阴沉,将一份《亚洲日报》狠狠拍在桌上,副刊正是那篇《寻秦记》。

“查到没有?这个‘黄易’到底是何方神圣?笔名?真实身份是什么?

港岛什么时候藏着这么一号人物?

文字老辣,布局大气,情节奇诡,设定更是闻所未闻!

历史还能这么写?”

手下一个主编抹了把汗:“总编,社里的电话线快被打爆了,一半是问霍大少那事,另一半……全是问我们报知道不知道《寻秦记》的内幕,会不会也转载《寻秦记》,下期什么时候,作者是谁!

查不到,真查不到,我们报纸的情报和资料库里完全没有!”

“难道又是那‘小林天望’从日本挖来的鬼才?”

总编咬着雪茄屁股,“这家伙,漫画搞风搞雨也就罢了,现在连最传统的报业副刊都要被他捅出个新窟窿来吗?”

另一个资深文艺版编辑苦着脸:“最可怕的是,这开篇就透着一股浑厚劲力……项少龙这个角色,放在战国乱世,简直就是一把淬火的刀子!

后面肯定还有秦始皇、吕不韦、信陵君、赵姬……全是史册留名的大人物,被他用这种穿越手法一搅合……嘶,不敢想,后面会有多精彩!

这题材,简直是无底金矿!”

他脸上既有从业者看到精品的钦佩,更有被竞争对手按在地上摩擦的绝望,

“这招太狠了!

《亚洲日报》,开篇就是三招,且是连环三招,招招致命!”

《华侨日报》总编马程云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同样摊开着《亚洲日报》的副刊。

他看得很慢,手指在“项少龙要在秦王政登基时完成拍照任务”这一行字上停了很久。

桌上那份自家报纸还在炒作某船王家族的陈年旧账,此刻相比之下,显得如此索然无味,小肚鸡肠。

他长长叹了口气,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时代变了……”

他低声自语,“《龙jump》打的是年轻人,这份报纸……这‘黄易’……这《寻秦记》……是要挖断我们这些老报纸的根啊!

信息量?深度?故事性?通俗性”人家全占了!”

他挥挥手,让还在汇报今日发行情况的助理停下,“算了,别报了……让人去买十份…不,二十份《亚洲日报》回来,编辑室人手一份,好好看看人家是怎么做报纸的!”

而在《明报》那间充满着书香与旧纸气息的总编辑办公室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明亮的落地窗前,查良镛先生——金庸——正捧着一份《亚洲日报》,看得极为投入。

他架着老花镜,眼神却锐利如鹰,逐行扫过那雄奇瑰丽的文字。

窗外维港的喧闹仿佛被无形屏障隔绝。

他时而眉头紧锁,似乎对某种设定存疑;

时而双眉舒展,嘴角噙着一丝笑意,显是被某个情节或人物描写逗乐;

看到项少龙初入战国那种荒诞错位的生存挣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