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 章 高台上(2 / 3)

案桌。

案前似乎有两个人……

小的人乖巧可爱,年长的人严肃认真。

年长的人循循善诱,小小的人埋头苦思。

望着,望着,万历忽然痴痴地笑了起来。

自从来到了这里……

过往的一幕幕就不断的在眼前出现。

望着那一幕幕,万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都要忘了的事情,此刻却看的那么清晰。

“我若不是皇帝该多好!”

......

“大明要是不打仗该多好?”

望着红着眼眶的肖五背着一个人往外走,余令痛苦的捶了捶胸口。

又走了一个,又走了一个.....

钱谦益看的出来,如今的余令已经把自己逼到了一个死胡同里。

他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状态,但他知道文人一旦出现这种状态就是在悟道。

悟道如破茧成蝶,破茧的那一刻就是新的自己在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这种对心智的折磨,越聪明的人越痛苦。

直到此刻钱谦益才看清楚余令最真实的一面,这个人重感情。

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又有多少人能忍的了这种煎熬。

钱谦益轻轻地坐在余令身边,看着远去的肖五喃喃道:

“讲讲肖五吧,我一直很不理解你为什么带着他!”

余令吐出一口浊气,苦笑着摇摇头:

“在长安没人管的住他,我若是不带着他,他肯定会一个人来找我!”

余令长叹一口气喃喃道:

“在长安他可以活,出了长安,他一个人活不了,所以,我才带着他!”

钱谦益摇摇头:“不是很理解!”

余令没法把事情一下子讲清楚,游黄河,一个人走百里夜路去武功县,这些还好,他能抗的住。

若是来辽东,这么远,他一个人,他会死在路上......

“知道守村人么?”

钱谦益一愣,摇了摇头道:

“什么意思?”

“在黄渠村有一个人,别人都嫌弃他,但他却不嫌弃任何人,一旦有红白喜事,他会第一个去....”

余令笑了笑,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烧水,扫地,打杂,干他力所能及的任何事,然后最后一个人走,一个馒头他都能开心半天!”

“受之,他虽不善言辞,人望着也傻傻的,可在我的眼里,他比任何人都像一个人!”

钱谦益再次一愣,他没想到余令会给一个人这么高的评价。

“那为什么是守村人呢?”

“和我们不一样,守村人是真的神仙,因为是神仙,所以看着呆呆傻傻的,因为他在庇佑我们!”

“这个人就是肖五对吧!”

“对!”

这么一说钱谦益就明白了,拍了拍余令的肩膀安慰道:

“这一次是真的大胜,这一战虽没有完全灭掉炒花大营,但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伤筋动骨,你是将军......”

“我知道,心放宽些,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钱谦益敲了敲余令的头,怒声道:

“余山君,你记住了,你是将军,你要为活着的人负责!”

余令被敲的浑身一激灵,在这一瞬间他猛的醒了过来,对,要为活着的人负责。

走到大营了,号角声响起,大军集合,校场训练开始了。

“战前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操练起来,操练起来......”

余令又开始练兵了,那些伤痂还没脱落的伤员也忙碌了起来,他们忙着做定装弹。

修允恪也是伤员,他卖了一批战马,用银钱找到了广宁卫的匠人,定做大铁桶。

铁桶的大小没有严格规定,但在质量上他做了要求,桶要大,铁桶壁要厚实。

为了防止意外,他还要求匠人在每个铁桶四周箍数圈麻绳。

没有人知道他要做什么,没有人知道这一战的余令对火力不足越发的恐慌。

弹药包太小,威力太小,余令准备搞个大的。

余令准备把炸药包放到铁桶里打出去,余令要做在长安没来得及做的没良心炮。

碎石、小铁钉,破碎的瓷器余令一并混合到里面去。

一斤一个的震天雷威力有限,三十斤一个的炸药包总归可以了。

骑兵,老子打的就是骑兵。

除了这些,余令还让钱谦益问广宁卫巡按要了好多他们放在库房里吃灰的铜炮管子。

有了赢来的一万斤火药打底,余令现在依旧有炮火不足恐惧症。

余令知道,自己下一战就要和建奴见面了,余令可不想又死这么多人。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余令每日都在疯狂的练兵,和众人商议上次出现的纰漏,以及补足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