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郭贵的一天(2 / 5)

唬的棉庄主们一楞一楞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熙河官府也开始重视雇工们的待遇了。

若死的人太多,上面是真的会调查的。

倘涉及刑杀、谋杀,更是可能会用大宋刑律治罪。

等妻子服侍着他,穿好衣袍、靴子。

郭贵就站起身来,看着还有些不安的妻子,便安抚道:“贤妻安心,瞎讹的事情,俺不会不管!”

“若实在是犯了事,官府要追究,俺自会去寻关系!”

“大不了,俺求到王监押面前,求他出手,与苦主家属断仇便是了!”

熙河这里,党项人、羌人、吐蕃人,都有价码。

这是他们由来已久的传统。

只要钱给足,喂饱了相关部族的头人、巫师,同意举行断仇仪式。

别说是弄死了人,便是光天化日之下,当着众目睽睽杀了别人全家,也能摆平。

而依熙河的规矩,只要摆平部落,让该部的巡检使和部族首领同意不追究,熙河官府也不会闲得无聊追究。

免得引起蕃部不满。

郭贵的妻子听着,这才抹掉眼泪,笑了起来:“有劳官人!”

郭贵嗯了一声,内心五味陈杂。

可看着妻子微微隆起的小腹,他又只能低下头去。

盖因,妻子对他有情有义还有恩。

想当年,他郭贵算个什么东西?

不过是个欠了官家一屁股债,只能来熙河这里做工还债的穷汉子罢了。

可妻子却是这熙州狄道的熟羌大族乙埋家的娘子。

虽是寡妇,虽还带着两个拖油瓶。

但她有钱啊!

前夫死后,给她留下了五匹马,几十头羊,好几十亩的水浇地,还有半块山腰的草场。

这样的条件,在熙州有的是人争着娶。

但妻子就是看上了他这个穷汉子。

扛着父兄的压力,与他相好,还拿出贴己钱补贴他。

后来他跟着王大斧出征,妻子杀了家里的羊,熏成肉脯,给他当干粮,怕他受冻,又给他织了羊皮袄子、羊皮帽子,还悄悄的塞给了他一把朴刀,一张弓。

正是靠着妻子的这些资助,他才能在战场上活着回来,甚至立下战功。

人,不能忘恩!

何况,现在妻子还有了他的孩子。

于是,郭贵伸手摸了摸妻子的脸,笑道:“贤妻且在家等着好消息吧!”

“俺去去就回!”

“哎!”

郭贵系好腰带,将靴子的系紧实,然后打开房门。

眼前是一个小小的院子,院子里摆着几张竹篾,竹篾上铺着一条条的奶酪干。

院子的角落里,还堆着百来个干制好的碳球。

郭贵见着,嘴角溢出些笑容来。

“也不知大枪兄弟,在交州过的怎样?”

“他是否还记得,当年与俺在掖县说过的事情……是不是还想娶县主……”

这样呢喃着,郭贵就大步向前。

也是这个时候,院门被两个小小的孩童推开。

“阿父……”两个孩子看到出门的郭贵,亲热的跑上前来,亲热的喊着。

郭贵笑着蹲下来,一手抱住一个。

这两个孩子,就是他妻子带过来的那一双儿女。

自然,也都跟了郭贵姓,郭贵也给他们取了汉名。

大的男孩叫郭虎儿,小的女童叫郭小娘。

郭贵也没有嫌弃他们,对他们视若己出——大宋底层,对娶寡妇,顺便接盘寡妇带来的孩子,没有任何疑虑,甚至还很欢喜。

因为,这意味着家族的壮大。

“虎娃、小娘……”郭贵抱起两个小家伙,在他们脸上亲了一口,然后问道:“这么早,出去做什么了?”

“阿母叫我们出去,盯着山上的畜群,不要叫别人捡了家里的畜群的粪便!”已经快五岁的郭虎儿说道。

“好好好!”郭贵大笑起来:“有你们这两个乖孩子,阿父就放心了!”

他把这两个孩子,放到地上,柔声道:“都去玩吧!阿父且先出门,去看看你们的舅舅!”

“好勒!”郭虎儿拉着郭小娘的手,蹦蹦跳跳的向着阿母的房间而去。

郭贵看着这一切,理了理衣襟,走出门去。

门前,建着一个不错的马厩。

说起来,这马厩还是前夫哥当年在的时候修的。

用料很扎实,手艺也不错。

马厩里养着八匹大小不一的马儿。

也都是前夫哥的遗产。

郭贵上前,牵了一匹五尺高的战马出来,检查了一下马蹄铁,又把马鞍放好,他才骑上马儿,哒哒哒的出了门,直奔着小舅子瞎讹在的那个棉庄而去。

一路上,郭贵看到了两侧山峦上,延绵起伏不绝的,被人工开挖出来的,类似鱼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