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面子果实能力拥有者:苏轼!(2 / 3)

表面的消息。

能知道的,也不过是人尽皆知的东西。

而从钱勰等人,特别是范百禄这个今年科举的副考官嘴里,他知道了许多外人不知道的秘闻。

譬如说,当今官家对今年科举的态度。

以及在科举前,官家为了改革,而做的那些努力。

苏轼在听完这些事情后,顿时是浑身惊出了冷汗。

从那一刻开始,苏轼就知道了,无论是故友孔经父还是他的学生李方叔,都踏入了同一个死地——获罪于天!

他们直接拦在了当今官家的面前。

他们成了当今官家的拦路石!

甚至,很可能已经和当年的张之谏、李定一样,成为了当今官家用来彰显他威权的工具。

杀鸡骇猴的那只鸡!

正所谓天子一怒,流血漂橹!

苏轼很清楚,他若贸然卷入其中,一个不小心,他就可能被卷进去,也成了官家眼里的‘逆臣’。

但,忐忑归忐忑。

但人却是一定要救的!

无论是孔经父,还是李方叔!

他都会尽一切可能,不惜一切代价的救!

即使触怒龙颜,冒犯天威!

这是他的本心。

所以,哪怕苏轼此刻心中忐忑万分,神经紧张。

可,他的决心却无比坚定。

苏轼正胡乱想着的时候,一个声音传入耳中。

“足下便是登州苏公吧??”一个年轻的内臣,出现在他面前。

“苏轼,见过大官!”苏轼连忙还礼。

所谓大官,内臣之俗称,本是唐代高品内臣的称呼,在如今已渐渐成为了文武官员,对内臣的称呼。

就和遇到不知道品级的文臣喊相公,见到不知道品级的武臣叫太尉一般。

遇到内臣,若不知品级,喊一声‘大官’,总是没错的。

来人轻笑一声,拱手道:“可不敢当苏公‘大官’之尊……”

“下官童贯,如今蒙恩为大家殿中邸候而已!”

苏轼听着,一副肃然起敬的神色:“祖宗以来,官家殿中邸候,皆得拜都知!”

“大官将来也定可拜得都知!”

这就让童贯听了,心花怒放,眼睛都笑歪了,当然嘴上还是很谦虚的:“下官此生,能蒙恩侍奉大家,已是心满意足,何敢望都知?”

说话间,他对苏轼的态度,已变得亲切了许多:“苏公请随下官走吧!”

“大家在后苑的内池沼中等苏公呢!”

“说起来,州郡官员入京朝觐者无数,但能得恩旨,到内池沼中伴驾垂钓者,苏公还是第一位呢!”

“由此可见,苏公圣眷之厚!”

“简在帝心呀!”

明明,童贯是第一次见苏轼,但,童贯却还是忍不住的,给苏轼提点了几句关键。

但没办法!

苏轼苏子瞻的才名,过于响亮了。

他是注定会和王维、李白、杜牧、白居易、韩愈、欧阳修等先贤一般,成为名垂青史的大文豪。

百年、千年后,所有人都化作灰飞。

但他的诗词文章,却必然还在世间传唱。

所以,只要不是敌视苏轼的人。

都会尽可能的,给他方便,与他友善。

即使当不成朋友,也会尽可能避免成为敌人。

这就是苏轼的魔力!

独属于大文豪的buff!

苏轼听着童贯的话,心中一动,连忙道了声谢,想了想后,问道:“敢问大官,官家今日圣心如何?”

童贯回忆起奉诏来传苏轼时所见的大家神色,于是道:“大家久闻苏公才名,知苏公将入宫,甚是欢喜!”

“伏蒙大官相告,苏轼感激不尽!”苏轼听完,连忙道谢。

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甚至,足以决定很多人生死荣辱!

童贯嘿嘿一笑,对苏轼的恭维非常受用。

于是,当苏轼例行公事的,掏出几张百贯面额的交子,要塞到他手里的时候。

童贯罕见的没有接受——尽管,实际上他可以拿。

只要事后,老老实实的报备。

然后,将其中一半孝敬,归入公中,作为皇帝殿中上下人等的公使钱,剩下的就都是他自己的了。

这是大家允许的。

所以,现在朝中上下都已经知道了——官家身边的人,拿钱是不会办事的。

但,大家还是继续送。

因为,假若你不孝敬,人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坏你的事!

甚至狠狠的咬你一口,叫你痛不欲生!

“能帮到苏公,下官就已心满意足!”童贯义正言辞的说道。

这一刻,他清廉的如同包孝肃。

苏轼在尝试了两次后,发现童贯确实不收钱,不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