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元祐大典(3 / 3)

,朝野就都说了——七十三致仕为何不许盖有八十四在朝!

久而久之,好多人提起文彦博,就用八十四代指。

文彦博能不气刘攽

但,文彦博这个人,最厉害的地方就在於,他分得清大小王,善於唾面自乾。

不会和其他人一样,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非要借题发挥,耍耍威风。

而文彦博,別看平日里总是摆谱。

但关键时刻,他懂退让,知进退。

这样的忠臣,自然当赏!

而且,得是重赏!

赵煦想了想,对文彦博道:“太师当知,朕自即位以来,就曾誓言,欲聚天下学者,收古今图书、珍本,编为大典!”

“此典当合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於天文、地誌、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尽备辑为一书!”

文彦博听著,呼吸急促起来。

这可是赵煦从元丰八年开始画到现在,都没有落实的大饼。

亦是他文彦博孜孜以求的事情。

奈何,此事天子一直只是说,从未见过他要付诸实际。

难道……今日……

不止文彦博,张方平、冯京,乃至於陪同的苏颂,也都是心臟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

没办法!

文臣三不朽。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

而赵煦画出去的那个大饼,直接击中了每一个文臣士大夫的软肋。

没有人不动心的,也没有人能经受得住这种诱惑。

便只听著赵煦微笑著道:“过去,因国用匱乏,府库吃紧,朕之大愿,一直没有落实的机会!”

“如今,幸得上苍之助,臣僚用命,府库渐盈,朕以为此事可提上日程了!”

说著,他就走向文彦博,握著老太师的手,道:“不知太师可愿,代朕主持这『元祐大典』呢”

文彦博当即就激动的要俯首行礼,赵煦赶紧扶住他:“太师不必行礼!”

“只需与朕说,愿与不愿”

文彦博那里不愿呢

当今就点头如捣蒜:“老臣……谢陛下隆恩!”

“善!”赵煦頷首,对文彦博道:“如此,朕便拜太师为提举元祐大典编修使!”

“並出封桩库钱,在汴京城中,设『元祐大殿书馆』,出崇文院中所藏孤本、古籍、善本。”

“並詔天下藏书之家,鼓励天下士人献书,以备此盛世!”

“此外……”

“张节度、冯节度……”他看向张方平、冯京:“还有苏相公……”他的视线最终落在苏颂身上。

“不知三位相公,可愿协助太师,共襄此盛事”

三人立刻伏地而拜:“臣等恭谢皇帝陛下大恩!”

“善!”赵煦点头:“那朕並授两位节度为『同提举元祐大典编修使』,授苏相公为『提举元祐大殿编修副使』,与太师共襄此事!”

“天下学者,朝中官员,凡太师及两位节度、苏相公,以为可助元祐大殿编修事者,六品以下,无须请旨可直接调任元祐大典编修局,六品以上,虽需请旨,但原则上,朕將许之!”

元祐大典,可不止是个大饼!

同时也是,赵煦的阳谋!

一个,用来清扫朝中、在野的顽固守旧派以及可能威胁到他將要进行的改革举措的大臣的阳谋。

简而言之——谁拦赵煦的路,赵煦就可以暗示文彦博等人,將之调任元祐大典编修局去修书。

而这样的一部煌煌巨著,想要编修完成,並且贏得天下讚誉,得多少时间

十年

二十年!

十年、二十年后,当这些人鬍子发白,终於走出元祐大典书局的时候。

天下情形早就翻天覆地了!

偏,他们还说不出什么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