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乌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2 / 3)

……

初夏的御史台,此时已是黄昏时分。

群鸦从四面八方,回归御史台内那一株株郁郁葱葱的松柏,在一个个鸦巢中,叽叽喳喳,胍噪不堪。

而御史台内的喧哗,更甚于群鸦的嘈杂。

今天早上,通见司送来文书,所有人都已被告知——他们的弹章,全部留中。

但与过去留中不同——这一次,官家并没有对留中做任何说明,同时也没有内降文字勉励他们。

这本来,就已经让这些乌鸦很不满了!

自官家即位以来,像类似这样的大规模集体弹劾被留中,一般官家都会内降文字,解释为什麽要留中?有时候,甚至会御笔勉励他们。

这让乌鸦们非常受用!

深感自己肩上担着监察大宋天下二十四路的重担!

但当他们弹劾皇亲国戚的时候,宫中不仅仅没有解释为何要留中,就连勉励文字都没有一个?!

几个意思?

外戚天生比我们士大夫高贵?!

还弹劾不得了?

乌鸦们当时就已经沸反盈天,反应很激烈。

偏如今御史台没有中司坐镇,所有的御史言官,都没有一个可以弹压丶组织他们的首领。

故此,如今的御史台,长出了七八个脑袋。

每个脑袋都有自己的主意。

有人想见好就收,也有人不甘心,想要继续弹劾,更有人在内外串联,打算学当年范文正公集体去内东门下叩阙。

吵了一天,乌鸦们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但,随着方才一个从宫中传出来的消息,传到御史台,所有的脑袋都在瞬间统一了意见。

“宫中的消息,寿康公主今日入宫,面见太后丶官家……”监察御史王觌激愤的对着他的同僚们说道:“官家言:并未有看到吾辈有关驸马的弹章!”

“吾等明明写了弹章,力陈驸马之罪!”

“宫中却说未有看到吾辈弹章!”

“诸公!诸公!”

“祖宗厚养我辈士大夫,设置台谏,为的就是上匡君失,下正臣节!”

“今……小人汹汹,以谗言而乱君道!”

能让天子说出『我并未看到什麽弹章』这样的话,只能是有人小人在御前进了谗言。

而这个小人,无论是谁,都必须揪出来,都必须狠狠的鞭打!

“外戚猖獗,挟恩以祸国!”

“吾辈还能坐视吗?”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诸公,报效君父的时候到了!”

在王觌激情的呐喊中,乌鸦们激动的大喊:“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这就是要发动整个台谏的所有官员,与驸马死磕到底。

即使冒着贬官的风险去扣阙也在所不辞了。

没办法,若他们因为畏惧驸马在天子处的荣宠,而不敢继续弹劾的话。

那麽,他们就全完了!

一个畏惧权贵的帽子,肯定会被人扣到他们脑袋上!

而乌鸦,什麽都可以烂。

独独名声,万万不能烂!

所以,在大宋,御史台的乌鸦经常性的会发癫,甚至独走。

尤其是在面对外戚的时候,乌鸦们会特别兴奋。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正义的。

也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背后是整个士大夫集团!

更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怼外戚越凶,他们在天子眼中的形象就越光明!

即使被贬,也只是做个样子。

而且事后必定被重用,甚至可能得到越次拔擢!

……

“这王明叟是想要学范文正公啊……”朱光庭推开自己官廨的门窗,看着在自己对面的官廨里,正在串联着御史,鼓动着继续弹劾丶甚至扣阙的王觌,他嘴角讥讽了一声。

王觌是胡媛的学生,入仕以来,就素以清正刚正而闻名。

其与朱光庭,是一个生态位的竞争对手。

“哼!”在朱光庭对面坐着的监察御史吕陶,嗤笑一声:“王明叟不过是在装腔作势罢了!”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他想学文正公?我怕他没有文正公的风骨啊!”

朱光庭点点头:“是啊……世人皆以范文正公为楷模,但几人能有文正公的风骨?”

至少,王觌是没有的!

别人不知道他王明叟的跟脚,朱光庭还不知道?

元丰八年,刘挚丶王岩叟丶王觌三人并为司马温公举荐入为台谏。

彼时这三位名动天下的清流,是同气连枝,一心一意的要匡正朝政!

但现在,刘挚丶王岩叟,皆获罪被贬。

王觌却没有受到影响,甚至还被重用了!

这就让很多君子正人不得不怀疑,是王觌卖了刘挚和王岩叟。

而王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