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粤地产人士都有!”
听到严宽的回报,陈光良忍不住想。
本身香港地产发展之初,像沪籍人士李康节、关启明,闽籍人士钟明辉等,可谓百齐鸣。
但这些人搞地产实在太过分,拿出10%的地价就开始大举投资,而且到处抢地皮,将地价抬高,最终又因为1957年港府制定限制措施,且香港住宅在1958年达到供大于求,而地产暴跌。
以目前香港地产行情——住宅地皮均价70港币以上,中环商业地皮500以上,九龙尖沙咀商业地皮250以上,来计算。
估计今年还能涨一倍,明年(1957)就涨不动了。
“我们不是有些资金么,就去拍卖场拍下三四个地盘,争取今年再完成三四个地盘的售楼吧!”
陈光良决定,给这些人加一把火,早点清理掉‘不合格地产企业’。
在过去的一年(1955),也只有大概超过2000个高层住宅单元‘售楼’,但今年,可能会增加数倍,达到上万个住宅单元。
很简单,因为建筑条例一改,地产就彻底活跃起来。
严宽说道:“拍卖会的地皮,现在被大家顶的很高呢!”
陈光良说道:“不管他,只要有利润,我们就尽快出手。至少今年上半年,是比较合理的。”
“好的”
不一会,吴新河也走进来。
他汇报了一件事:“老板,去年我们的租金收益,再加上香格里拉酒店、连卡佛百货、维他奶三个子公司,总计获得1010万的利润。”
居然突破了千万港币的利润,看来这非常可期啊!
“只要平安银行那边的贷款,不突破5000万港币,就无需为财务感到紧张!”
吴新河点点头,说道:“平安银行给我们的利息仅45厘,和存款利息已经相差无几。而今年上半年,如果我们将文华新村售出,资金一下子就回笼很多,足以支持百德新街的这个项目长期发展。”
百德新街是个大投资,主要还是‘商业地产(收租)’,就意味着投资一两千万,建成后,每年还只能赚个两三百万,七八年才能回本;算上建筑期,相当十年以上了。
但‘发展地产’不同,他可以通过售楼,两三年就全部回本,并大赚。
当然是商业地产的优势就是,租金一直涨,本身价值一直涨,资产永远是你的。
“嗯,今年还要购入地皮发展几个项目。”
“好的”
财务安排方面,有老板背书,吴新河自然不担心。他虽然不是平安银行的管理层,但也猜到一件事,那就是平安银行给长江地产的大量贷款,可能都不及老板在平安银行的存款,还得加上环球集团的贷款。
说白了,是老板的左口袋和右口袋的区别。
元旦过后不久,陈光良就来到联邦德国,参加订造的四艘5.6万吨油轮的第一艘‘下水仪式’。
直到这个时候,环球集团在德国建造四艘5.6万吨油轮的事情,也终于被媒体探测到。
一时间,全球航运界再爆发巨大的舆论影响。
有石油企业认为:“陈光良是完全在忙碌的扩张,虽然环球集团的运价一直有优势,但毕竟两年前恶了欧美石油公司,所以目前的业务并不算很厉害。”
还有航运公司讥讽:“四艘5.6万吨的大型油轮,将只能停在港口里,将成为这个船王的滑铁卢!”
面对外面的舆论,陈光良、陈光聪兄弟不予理会,而是参加了当天的下水仪式。
德国派出内阁成员的经济部长鲍里斯,参与了这场下水仪式,其夫人作为‘掷瓶子’、‘剪彩带’的嘉宾。
鲍里斯作为德国内阁的重要人物,他能出席,自然是因为环球集团这次给德国造船业的巨大订单,足足四千多万美金,这让德国重工业增彩不少。
“陈先生,你常年在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考察造船业,我想你一定对这个产业有很深的认识,你觉得这四个国家的造船业,谁更有优势”期间,经济部长鲍里斯端着香槟,向陈光良请教道。
陈光良毫不犹豫的说道:“目前是德国的技术最好,但日本的发展势头最好.预计今年,日本造船的总吨位将超过英国,他们的优势,是欧洲所做不到的!”
鲍里斯沉重的点点头,说道:“不得不承认,日本有着廉价劳动力的趋势。”
陈光良补充道:“还有政府在造船业的补贴和支持的力度”
鲍里斯是个务实的经济部长,他说道:“陈先生,如果请你给德国造船业一个建议,你的建议会是什么”
“油船要朝着更大的方向发展!整个世界的经济在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呈现远比货船的增长速度更快,所以油船占比商船的比例,未来二十年时间,会呈现一个一路走高的趋势;那么大油轮,是更好解决运输成本的解决方案。如果德国能造十万吨油轮,我不会犹豫!”
鲍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