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弹药口径和种类(2 / 3)

“d的意思是弹,cs的意思是手铳,t代表的是凸缘弹。”

“10毫米是弹头直径,40毫米是弹壳长度。”

“我们经过试验发现,想要确保打死人,弹头直径至少要10毫米。”

“以现在黑火药的能量,需要用40毫米长的弹壳装药,才能把10毫米的弹头,在转轮骑铳上发射到一百米开外。”

“所以我请求火药所协助,制造10x40凸缘弹。”

这么连说带比画,很多不怎么了解火铳的,也明白了徐森的要求是什么。

对于经常制作大小不一器具的他们来说,都不觉得徐森的请求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张焘却很犹豫,过了好一会儿,才看着徐森手中的子弹道:

“六毫米、九毫米、十二毫米这三种弹头直径,是装备部根据皇上的指示定下的。”

“每一种弹药直径相差三毫米,对应不同的威力。”

“你这突然要造十毫米子弹,装备部没有这个打算。”

“如果你想要威力更大一点的,9x40甚至9x50也行,难道那就打不死人?”

显然,他是不想改变规格的。火药所现在研究弹头,只研究六毫米、九毫米、十二毫米三种直径。他宁愿增加一种九毫米规格的子弹,也不愿转造十毫米。

不过徐森却不愿意,说道:

“九毫米的子弹我们也造过,威力有些不够,不一定能打死人。”

“十毫米最为恰当,我认为是最佳口径。”

“难道你们就不能把九毫米改成十毫米,稍微扩大一些?”

张焘摇了摇头,向他道:

“九毫米口径很适合手铳,9x30手铳弹是皇上都称赞过的,说是用在手铳上很舒服。”

“你要改成十毫米,后坐力可就大了,一些人控制不住难以打准。”

“而且十毫米就比九毫米大一毫米,总不能生产两种相近口径的子弹,弹头和铳管生产线,都要另外准备?”

显然,火药所在弹药方面的积累更多,认为九毫米是手铳使用的最佳口径。

然而徐森设计的骑铳是要求比手铳威力更大的,他认为十毫米更适合些,两人一时间僵持在这里。

——

吕祥听了一会儿,明白了双方的分歧。

他看着争得面红耳赤的两人,又想着自己正在设计的连发火铳,向张焘道:

“十毫米的子弹,吕某认为该造。”

“张都尉有没有想过,把步兵用的十二毫米子弹,缩口为十毫米?”

徐森没想到吕祥会帮自己说话,一时有些讶然。

张焘则是皱眉,说道:

“这还真的没有想过,十毫米口径够用吗?”

“十二毫米放在以前已经属于轻型火铳的口径,也就是现在有了膛线、还使用金属定装弹,让它有堪比重型火铳的威力。”

“这口径继续缩小,它的威力能够吗?”

“别忘了现在的大部分火铳,其实还是滑膛铳。”

“用滑膛铳管发射十毫米弹丸,很难能打死人。”

说着,他还问徐森道:

“你之前说十毫米能打死人,是不是用线膛铳管测的?”

“换成滑膛铳管,十二毫米已经是最低。”

“装备部定的六毫米、九毫米、十二毫米三种口径,都不是随便定下的,其中都有道理。”

“明年武道大会的射击比赛,就确定使用这几种口径的火铳。”

徐森一时被问住了,因为他自从制造转轮火铳一来,一直都用线膛铳管。

如今才想到军中很多火铳仍旧是滑膛的,难怪确定的主力火铳口径为十二毫米。

他向张焘说道:

“手铳的铳管短,拉膛线更简单些。”

“骑铳的铳管比手铳稍长,但是和步铳仍不能比。”

“而且骑兵金贵,就算成本较高,也能装备得起。”

“我们设计的手铳和骑铳,都用线膛铳管。”

张焘确认了自己的想法,又看吕祥道:

“吕爵爷为何以为,以后步铳用的子弹要缩口为十毫米?”

“难道爵爷以为,以后军中都会是线膛铳?”

吕祥点了点头,向他道:

“只要线膛铳管的成本能被接受,军中显然是要装备线膛火铳的。”

“滑膛铳的威力和精度实在是太差了,远远不能和线膛铳相比。”

“除了能用箭形弹穿甲外,它没有任何优势。”

“而且它的制造成本虽低,箭形弹成本却很高,不像线膛铳的铅弹,价格非常便宜。”

“将来肯定是线膛铳的天下,滑膛铳只能作为特殊武器。”

张焘摇头微笑,向他透露了一个消息:

“那可不一定。”

“我们已经在用塑料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