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黄金台论坛(2 / 3)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通过他人诘难,不被人发现破绽。”

“如果能成功用在人力车上,说不定他会像去年的方以智,特赐元士出身。”

吴孟明正要附和,却突然听到一阵笑声,一个在旁边一直听着、知道台上年轻人身份的观众道:

“你们不知道吧?”

“台上那个人就是方元士。”

“他在发明人力车后经常受到一些人责骂,说是以人为畜。”

“所以一直在改进人力车,今年已经发明了数个更省力的装置,想要造出自行车辆。”

“可惜和这个轴承一样,都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人力车夫若买得起轴承,那还拉车做什么?”

吴孟明听到有人插话,当即双目一凝,就要呵斥那人。

刘侨伸手阻住他,笑着道:

“兄台,听你的话似乎对方元士颇为了解,能不能和我们说说?”

“这方元士到底发明了多少东西,为何说是中看不中用?”

那人看刘侨和吴孟明不似寻常人,身后的随从似乎还像是好手,顿时肃然起敬,拱手道:

“二位不是一般人吧?”

“难道是哪个衙门来招人的?”

“幸会!幸会!”

打探两人的身份。

刘侨随便编了个卫所的身份,说道:

“咱们这京城的卫所不是改制吗?我们卫想要在科举上下功夫,想招揽几个教师,看看黄金台上有没有识字的人。”

“如果能招到几个大贤,那可是祖坟冒青烟,能让我们卫多出几个举人。”

这人哈哈笑道:

“那你可是来错地方了,京城最适合做教师的,是师范学堂的学生。”

“方元士就是师范学堂的,只是现在他和文思学堂的学生走得更近些。”

“你们要是想培养子弟做工,可以在这里招教师。”

“想要用心科举,还是要去师范学堂招聘。”

刘侨连连点头,和这个人闲聊了一些各个学堂的情况。才知道除了锦衣卫的安全学堂外,师范学堂、文思学堂、工商学堂等都在蓬勃发展。

而且安全学堂在其中还不突出,至少不是最引人瞩目的那一批。

从今年的乡试中举情况看,九大学堂之中,师范学堂一枝独秀。司农寺和上林苑监的农业学堂、钦天监天文学堂、理藩院翻译学堂紧随其后。安全学堂和海军学堂、文思学堂、工商学堂、医药学堂排在最后的那一批。

这几个学堂通常被视作子弟学堂,只有家里从事这些行业的,才会考取进去。

刘侨听着这个人的讲述,想到安全学堂的学生,确实是大多出自锦衣卫。文思学堂也大多是工匠子弟、工商学堂则多是和内廷太监有关的人。

这让他不由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个说法。然后又听那个人道:

“你既然出自卫所,应该让子弟考取军校,争取进入武学,考个武进士出身。”

“想考文进士还是太难了,不如去武学招教师。”

刘侨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个说法。向他拱手谢道:

“多谢兄台解释,但我还是想招几个精通科举的人。”

“考武进士也需要熟读四书五经,没有学问可考不上。”

“方元士这是什么情况,能不能请他过去教学?”

“他是师范学堂的学生,学成了应该会当教师吧?”

这人哈哈笑道:

“方元士你就别想招揽了,他的去向早就定了,和太仆寺、内府监成立了研究所,专门研究车辆装置。”

“如果不是前几次的发明上市后卖不出去,他也不会在黄金台上找合作者。”

“滚动轴承听起来不错,但是上次的方向盘转向架听起来更好,不也没有卖出去?”

“这些东西都太难造,成本那么高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卖出去。”

刘侨对这些不太了解,仔细询问了许久,才明白方以智此前“发明”了一种用齿轮和齿条相结合、推动车轮转向的装置。

这种转向装置用在四轮马车上,可以马车的两个前轮自由转向,解决了四轮马车的转向难题。

不过它卖得却不怎么样,因为这个转向装置有一个缺点,那就是需要用两手转动方向盘。

如此挥鞭子赶车就还需要一个人,需要两个车夫默契配合,才能把四轮马车赶起来。

所以这种转向装置,只用在一些大尺寸的豪华四轮马车上。普通人更青睐的,还是可以用脚踏转向的三轮马车。

太仆寺和内府监花钱制造的转向装置,最终都没有卖出去多少。

所以在方以智又根据皇帝制作的模型“发明”轴承后,两家都不想独占股份,而是想要从外面募集一些资金。

刘侨谢过那人,又悄声向吴孟明道:

“带转向架的四轮马车,我似乎有些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