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西海伯张献忠(3 / 3)

这番斩钉截铁的态度,让群臣认识到皇帝的心意不可改。

再加上塞外早已被皇帝划为戒严区,册封顺天贵族的权力也完全在皇帝手里。

他们劝谏之后,最终只能认命。

张献忠被册封为顺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西海伯,爵禄一千石,封地方三百里,可以自行组建一个卫。

朱由检特别嘱咐道:

“西海卫的人员,可以让西海伯自行招募,武器向装备部购买。”

“装备部要优先调拨,把相应铁甲和火铳趁着通航时期运过去。”

“顺礼王从大明得到了五千副铁甲,现在估计还有三四千完好。必须要让西海伯有足够的实力,在漠北制衡顺礼王。”

这个说法,让一些臣子恍然,觉得明白了皇帝为张献忠封伯的原因。

显然是为了加强他的实力,用来制衡林丹汗。

放眼大明的将领,现在也只有他最适合。派其他人过去,还没有人情愿呢!

所以,皇帝册封张献忠伯爵,既是为了兑现之前作出的承诺,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让张献忠选择领地后,稳固那片地域。

这让张献忠的封爵,终于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施凤来还按皇帝的授意写了一篇文采飞扬的诏书,显示朝廷褒扬武勋。

张献忠通过武道大会崭露头角这件事,更是被朱由检要求重点宣扬。在下一届武道大会即将召开时,为它宣传预热。

掩藏在其中的册封胡良辅为男爵的诏书,自然就不怎么引人注意了。朱由检以胡良辅监军有功的名义,按张献忠的两成功劳册封他为男爵,允许自行组建千户所,拥有千人护卫。

还向他发了一道密旨,教导张献忠如何做贵族,遵守贵族间的规矩。

朱由检即使不指望以此约束住张献忠,但也希望他行事更有条理。

至于他对张献忠的态度,仍旧是走得越远越好。就像他授予张献忠的大西营、西海伯等名号一样,向西、向西、再向西……最好直到大海。

在以其复土千里的名义定下对张献忠的封赏后,阿鲁科尔沁这块地的归属,同样也无需讨论了。

朱由检把它作为大明故地准备分封,如同黑龙江流域其他地方一样,册封领主治理。

如今因为通行不便、也没有贵族愿意去,朱由检任命张献忠为漠河军民府守备,管辖这片地域。

阿鲁那么连这条河,被他正式命名为阿鲁河。命令孔贞运和张献忠沿着河流择地建立阿鲁城,作为和漠北诸部互市的地点。

河东面的山岭,被朱由检命名为大兴安岭,由漠河军民府管理。

孔贞运直接管辖漠河军民府,还肩负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从黑龙江一带的山林中招募索伦人,组建一支兵马,将来和张献忠、高迎祥等人一起征讨嫩科尔沁。

大明将从东、西、北三面出击,逼迫嫩科尔沁臣服,或者把他们驱离此地。

松花江和嫩江沿岸的恢复,被提上了日程。沿岸的水驿,以及从嫩江上游到海剌儿千户所的驿道恢复,都是孔贞运这个黑龙江巡阅使的责任。

只要能保障这些驿道畅通,大明就能恢复对这一带的统治,从建虏的北面威胁他们。

孔贞运对此信心满满,认为经过去年大战的嫩科尔沁,根本不可能抵挡大明三支兵马合力。

尤其是他想到了张献忠被封伯一事,认为皇帝是在给他立功封伯的机会——

松花江和嫩江沿岸,也是方千里的地域。如果由他指挥恢复一带,论功行赏时封伯很有机会。

所以他很快领了朝廷的命令,带着诏书和随行官员将士,前去黑龙江赴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