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阉党余孽聚会(3 / 3)

“陈寺卿为了修这座桥可急坏了,让各地行太仆寺召集擅长桥梁营建的工匠。”

这件事余煌也有一些耳闻,说道:

“什刹海大桥,是连接鼓楼大街和什刹海大街的重要桥梁。”

“这座桥梁建成,一环北街也就连通了,东城区和西城区的交流也更方便。”

“建不成的话,就需要通过斜街绕道德胜门那边。”

“那样路程可就远多啦!”

京城街道改造这件事,各坊的街巷被分给驻守卫所负责,同时在工部指挥下,营建在战时封锁道路的工事,以及地下管道和工事。

连通全城的大街,则交给负责道路的太仆寺负责,第一要求就是道路通常。

一环路也是如此,而且是太仆寺最重视的道路。

他们打算在城内开通的第一条有轨马车路线,就是环绕一环路。

可以说,在皇帝提出环城路这个概念后,太仆寺对此是最积极的。

他们认为几条环城路和之间的道路,最适合建设公共交通。

北方行太仆寺卿郭兴治,因此被唤回京城,专门负责京城的道路和邮驿——

级别高达从三品、比太仆寺少卿还高半品的他,能够更方便和各个衙门协调,说出去的话也会更管用些。

在北直隶和山西各地跑了两年多后,郭兴治借着京城的道路改造,终于得到了这个好机会,在京城展现自己的能力。

这次他参加余煌、张文郁等人的聚会,也是为了取得支持,相互间更好配合建立功绩。

余煌之所以和这些人聚在一起,也是因为黄道周的事情后,他认识到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被东林党接纳。

只能和这些阉党余孽混在一起,以便将来在遇到廷推的时候能有助力。

不过知道皇帝喜好的他,也不是什么人都联系。能够参加聚会的,都是张文郁、郭兴治这类有能力的官员。皇帝也是因此,才会保下他们。

至于这些侍郎、寺卿为何会给余煌面子,自然是因为他皇帝近臣的身份。

作为皇帝最早任用的臣子之一,还放在身边培养了两年多,明眼人都能看出余煌定然是要被大用的。说不定再过十几年,就能成为阁臣——

这还是因为皇帝实行了磨勘法,余煌需要一级一级升迁。否则他提升的速度可能会更快,只需要几年就能成为阁臣。

现在的余煌,还需要一级一级升迁,立下年功减少磨勘。

所以他对能立功的事情都很关注,街巷改造如此、钟塔的建造也是如此。

连接东城区和西城区的什刹海大桥,同样也得到了他的关注。

在郭兴治提到这点后,他就当即表态会鼎力支持。

什刹海大桥连接鼓楼大街的街道,他会尽快派人完成拆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