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金台坊神燕昭王(2 / 3)

因为如果被选为宫女,估计要在十年以后才能放出来——

这还是当今皇帝仁慈,放出年长宫女。搁在以前的话,宫女根本没有机会出来。

所以采选淑女这件事,一向是很多人家避之不及的。

不是要用女儿博富贵的人家,根本就不愿女儿参选。

很多卫所世官也因此犹豫,不知道这次宫里只选妃的说法是不是真的,会不会有一些人被留下来做宫女。

此时钱武就道:

“选妃的说法是真的,皇上会选几个人留在宫中,至少封为才人。”

“其他没选上的女子如果愿意参加相亲会,能和鹰扬军、御营、京营的军官相亲。”

“不愿参加也不勉强,婚姻要看个人意愿。”

说着,钱武又问叔叔道:

“报名表叔叔没看过吗?”

“教导员在营里就指点那些人怎么写报名表。”

“这个表要本人签字,代表本人意愿。”

“听教导员说,这就是礼法中的一条:”

“成年人对自己的婚姻有自主权。”

这种事情,钱盛还真不怎么知道。毕竟富峪卫可不像鹰扬军有教导员,随时宣讲最新的政策。

不过在听钱武解释婚姻自主权后,他总算放下心来,知道相亲会是自愿参与,是否成亲全看个人意愿。

想到鹰扬军的军官很可能成为新贵,钱盛点头说道:

“听你这么说,叔叔就放心了。”

“如果不能成为皇妃,嫁个军官也不错。”

“你妹妹也老大不小了,是该给她说亲了。”

打算让自己的女儿参选,再参加之后的相亲会。

——

叔侄二人聊了一通,眼看临近中午,就去酒楼吃饭。

路上,钱武看着很多街口的牌坊正在被拆除,好奇道:

“叔叔,怎么这些牌坊都拆了?”

“立牌坊的家族,就没有人拦着吗?”

钱盛嘿嘿一笑,说道:

“拦着?怎么没人拦着?”

“还有人把官司打到御前呢!”

“不过皇上的办法也真多,说是牌坊挡路伤功德,所以牌坊主人不能进入乡贤祠,更别说被封神。”

“所以这些牌坊,只要挡路的都被他们主动拆除了。”

“一些有钱的人家,则按新的街道标准重建,保证不会挡路。”

京城的牌坊牌楼之多,是外地人无法想象的。它们形制不一,有碍道路通行。

也因为此,这次街巷改造,阻力最大的除了拆除临街违建外,最难的就是拆除牌坊和牌楼。

钱盛等被派去改造街巷的卫所官员,之前对此没少伤脑筋。因为每一个牌坊的背后,几乎都代表着一个官宦家族。

一些军官甚至因为强拆牌坊,被文官在朝堂上弹劾。

直到皇帝想了个好办法,把牌坊和封神挂钩,才让这件事顺利起来。

指着距离钟鼓楼不远、正在兴建的新建筑,钱盛道:

“看到了吗?那就是金台坊的坊神庙。”

“咱们金台坊的坊神可了不得,是皇上请了燕昭王派遣化身担任。”

“陪祀他的,是郭隗、乐毅、邹衍、剧辛这些大贤。”

“据说将来金台坊的坊神庙前,还会搭建一座黄金台,邀请四方贤士展示才学。”

“将来在黄金台成名的,还有获得钟表悬赏、画像被陈列在钟鼓楼的,都有可能在坊神庙从祀,甚至成为金台坊各社区的社神。”

“那些家族的人听说拆了牌坊就能让祖先进入坊神庙的乡贤祠,一个个积极得很。”

自豪地向侄子说着这些事,钱盛在和他吃饭的时候,又讲起了金台坊名字的来历。

钱武这才知道,金台坊的称呼就是源自黄金台,当年燕昭王用黄金千金买马骨,吸引来这些大贤。

当今皇帝同样礼贤下士,请了燕昭王派化身当坊神,在庙前重建黄金台,用比黄金还珍贵的爵位,赏给制作出精密钟表的人。

所以金台坊的居民,对这座高规格的坊神庙很欢迎。很多人主动捐资,以求让祖先牌位列入往生祠。

那些拆了牌坊就能让祖先进入先贤祠甚至名宦祠的人,在这点自然不会坚持。纷纷主动拆牌坊,把祖先牌位放进庙里。

不过有钱的人家,还会按朝廷制定的牌坊规格重建。只要不影响道路通行,朝廷允许这种牌坊牌楼存在。

金台坊因此保留了一些旧牌坊、又新建了一些牌坊,都是不影响道路通行的。

钱武听叔叔谈着这些趣事,想到军中教导员所说,指着坊神庙道:

“坊神庙应该和社神庙一样,有英烈祠、名宦祠、乡贤祠、往生祠四祠吧?”

“叔叔的祖上,有没有人进入英烈祠?”

这说到了钱盛的得意处,只见他一张老脸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