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卫所世官的出路(2 / 3)

中,也被要求特别注明。以显示皇恩浩荡,让那些被降级的世官,维持对皇帝的忠心。

顾炎武作为当今皇帝亲自提拔重用的元士,自然要强调这一点,让钱盛记下来传达出去。

果然,钱盛在听到这点后,很是激动地表示皇恩浩荡,自己作为卫所世官铭感五内。

事实上,在知道京城卫所即将改制后,他们这些世官最担心的不止是迁移卫所驻地,还担心这次改制后以后还有可能改,他们身上的世职,会有可能削去。

如今顾炎武这番话,无疑是让钱盛吃了定心丸。知道不管怎么改,自己最多也就从百户降到试百户,世职不可能被削去——

毕竟他就算平时有点小过,也没有上军事法庭的地步。

这样身上的世官,自然不会被完全削去。

更何况,世官削除需要枢密院、五府、兵部一起确认。就算枢密院和兵部的文官不待见世官,掌握五军都督府的勋贵却一定会维护他们。

可以说,这个措施,让钱盛的心一下定了下来,比之前知道国初世官级别不会降低还开心。

顾炎武则趁机劝他道:

“之前顾某就提到,世官级别能提升就提升,最好升到指挥。”

“到了这一步陛下会关注,想被完全削除都不容易。”

钱盛连连点头,心里却没怎么在意。

因为他祖上就算功劳不少,重新计算军功后也不可能升到指挥。

他对这个根本没念想,自然没放到心里去。

顾炎武见此心中暗叹,耐着性子继续道:

“除了国初世官级别不会下降外,现在担任佐击将军以上军职的世官,级别也不会降低。”

“如果两者都不占,又不想世职降级的话,那就还有一个办法,自愿前往塞外或海外。”

“这些地方将来都会设卫所,需要内地的世官转过去。”

这种事钱盛想想就觉得可怕,因为塞外和海外在他们看来,就是不毛之地。

尤其是富峪卫以前就在长城以外,后来才被迁到京城里。

他深知塞外卫所的艰苦,自然不会把这个选择放在心里。

顾炎武看着他的反应,眉头几乎都要皱起来了。此时他才明白,皇帝为何要对愿意前往塞外和海外的世官优待,甚至还打算给他们提升级别——

实在是愿意前往境外卫所的世官太少了,就算之前的转为爵位分配领地,都没有多少世官愿意去。

想着自己在江陵公国的见闻,顾炎武耐心说道:

“不要看不起塞外和海外,那里也有富饶之地。”

“你想想,若是你的世职是副千户,那就能转为世袭男爵,最大拥有一百里封地。”

“方一百里就是一万方里、三百七十五万亩,就算只有十分之一的地能耕种,也是三十七万亩土地。”

“即便都是草原只能放牧,也能养活几千人。”

“这可相当于百里侯,你要把握好机会。”

还提到满桂的东平伯国、毛文龙的东江领,以及前段时间的发行债券等事。

钱盛被顾炎武这样劝着,慢慢也动心起来。因为相比三十多万亩、三百多万亩土地来说,钱家在京城积累二百多年的祖业,的确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尤其打动他的,是顾炎武提到:

“世袭男爵的捐纳价格三百七十五万石,这是能用钱粮捐纳的最高级别爵位。”

“往下就是方二十里的世袭爵士,价格十五万石。顾某现在身上,就是这个爵位。”

“钱兄你的百户转为爵位也是爵士,如果有机会升爵,可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在能提升为男爵时放弃。”

“两者之间差的,可是三百六十万石粮食。”

这让钱盛心惊,真正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百户世职有多宝贵。

十五万石的粮食,他的全部家产都没这么多。更别说三百多万石,他感觉钱家再积累十辈子都不可能有这么多家产。

而且在算上指挥功绩后,他确实有可能提升世职,转为男爵爵位。

想到这其中的差距,他郑重向顾炎武道:

“先生的话钱某记下了。”

“无论将来要不要转为爵位开辟领地,钱某都谢过先生。”

下决心把自己祖上的功绩好好整理一遍,免得兵部那边算漏。

好不容易劝得钱盛动心,顾炎武感觉自己为支持皇帝的政策立下一功,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继续道:

“开辟领地不易,也可以不用那么急。”

“陛下打算在海外、塞外设卫所,让有志开辟领地的世官先去卫所适应。”

“这是降低分地压力第二个措施,对于你们来说,同样也是机会。”

“你看涿鹿三卫被迁出去的世官,现在不就挺好吗?”

“在东宁五卫被划为太子亲卫后,他们将来的前程,难道不如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