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让人看着不值一哂。”
这让陈洪绶感觉压力更大起来,刘宗周却反对道:
“舆图事关军机,岂可轻泄出去”
“若是被盗贼得知,用舆图上的路线行军,岂不危害甚巨”
已经有了后装火铳的朱由检,对此并不在意。他不相信在这么明显的武器优势下,还有人能成功造反。
这也是他同意陈洪绶修订《水浒传》,不再把这部书软封禁的原因。
但是刘宗周的顾虑也不得不考虑,为了避免引来更多官员喷口水,他在思考之后道:
“说起来水浒中的‘山东’这两个字,以前指的是崤山以东,包括如今的河南、山东等地。”
“直到金国改京东两路为山东两路,本朝设立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它才正式代指如今的山东一带。”
“施耐庵是国初的人,所以他的《水浒传》地名多用宋之后的名称,也是情有可原。”
貌似为施耐庵辩解之后,朱由检话题一转,决定道:
“这样好了,就以宋朝京东两路为底本,绘制水浒的山东地图。不要求完全按历史,可以把东昌府等名称保留下来。”
“这种虚构的地图,可以称为架空。具体到《水浒传》上,它就是以历史事迹为基础的半架空小说。”
“和《水浒传》有关的《宝剑记》等戏剧,同样如此看待。”
让陈洪绶不要局限于《水浒传》,把相关戏剧关联起来。他们都共用一幅地图,还有角色情节。
陈洪绶听到之后,眼睛更亮起来。同时又心中发苦,感觉越来越难。因为据他所知,《水浒传》是把《李逵负荆》、《黑旋风双献功》、《梁山五虎大劫牢》等杂剧串联起来的,中间还有取舍在内。
把这些小说和戏剧放到一个框架下,难度可想而知。
他现在越来越觉得,修订《水浒传》很麻烦,可能需要数年。
然而,朱由检的要求还不止于此。如果说前面对官职、地名的修缮,是为了提高《水浒传》的艺术性,后面要做的修改,就是添加私货了。
指着陈洪绶绘制的神机军师朱武图像,朱由检问他道:
“这个人物,施耐庵在影射谁”
陈洪绶不敢回答,刘宗周却没什么顾忌,说道:
“朱武身边还有徐达、杨春二将,明显是影射太祖高皇帝,还有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
“陛下若是觉得不妥,把他们改了名字就是。”
朱由检摇了摇头,不觉得这样改了就能真让人忘记。说不定不改还没多少人在意,改了反而会引人编排,他是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不过,对朱武在水浒中表现不佳、只作为地煞魁首的原因,他也有着解释。
翻开《水浒传》的开头,朱由检指着书中的洪太尉道:
“为何洞玄真人留下‘遇洪而开’四字,你们知道原因吗”
刘宗周、陈洪绶都摇头表示不知。
朱由检向他们阐释道:
“这是因为洞玄真人要保赵家的江山,所以不让天罡地煞出世。”
“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本是天上神仙,为何转世后有的却很暴虐”
“这是因为他们遭洞玄真人算计,在被镇压在地底魔窟时,一些人沾染到魔气,成了所谓的魔君。”
“‘遇洪而开’四字,也是洞玄真人特意所留,让洪太尉把封印打开,夺了天罡魁首的‘洪’字。”
“由此天地倒转,朱武转世后只成为地煞魁首,陈达、杨春二人不得他的教导,也是蒙昧不开。”
“否则朱武加上个‘洪’字,梁山泊安能不成大业”
这个解释,让刘宗周、陈洪绶悚然一惊,几乎以为是真的了。
朱洪武指的是谁,他们如何不知想到当今皇帝在世真神的名声,他们一时间对这个说法将信将疑。
陈洪绶想到太祖洪武皇帝的领兵治政才能,相比朱武高了不知道多少倍,甚至还感叹道:
“若是太祖提前几百年出世,说不定就没有靖康之耻,也没有崖山之难。”
“洞玄真人实是大奸,为赵家一己之私,害我华夏子民。”
对自己名字里同样有个“洪”字,感到与有荣焉。
若非皇帝提起,他还不知道“洪”字如此重要。如今皇帝让自己修订《水浒传》拨乱反正,岂不应了天意
这让陈洪绶的心中,甚至生出了一股使命感:
他一定要好好修订这部小说,把颠倒的情节展露出来。
朱由检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继续按自己的想法,向两人道:
“宋江原本是地煞魁首,因为天地倒转,侥幸成为天魁。”
“但他原本不该是这个位置,才能器量也不够,不足以带梁山泊打江山。”
“所以他上梁山后就拉帮结派谋求招安,带着后上山的头领把晁盖架空,又用阴谋算计借曾头市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