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东江伯和东平伯(2 / 3)

。枢密院一些人想不通,对此激烈反对。

朱由检听着一众枢密大臣的声音,没料到反对的人竟然这么多。

不过在对比洪承畴和满桂的身份后,也就渐渐明白了。

洪承畴就算指挥朝鲜战事,他的出身也是文臣。

满桂却和他不一样,他是纯粹的武将,甚至隐隐有武将之首的呼声。

一旦把他封伯,杨肇基、朱梅、赵率教、尤世禄等人,也都有封伯的机会。

这样武将的势力就太大了,枢密院的文官,对此自然要压制。

但是越是如此,朱由检越要给满桂封伯。不让武将看到功封伯侯的机会,他们怎么会奋勇作战

像是这次他让辽东出兵策应,辽东兵马就真是虚张声势、佯作策应。十几万大军几乎可以说是摆设,任由建虏劫掠朝鲜,而后从容撤回。

如果给满桂封个伯爵,那些自忖以前的功劳不逊于他的赵率教等人,就会想着自己只要立功,就有被封伯爵的机会。

他们再遇到建虏空虚的时候,说不定就会冒险尝试,寻求作战机会。

掌握着册封境外爵位权力的朱由检,强行做决定道:

“满桂父祖曾经生活在草原,和草原人能打成一片。”

“就封他顺天伯爵,在草原上选择封地。”

“虎大威、猛如虎同样如此,让他们选择领地招揽牧民。”

“还有,给满桂个驻蒙大臣的身份,让他帮各部组建贵族议会,再于承德城组建顺天贵族议会。”这下群臣没话说了,因为册封顺天贵族和承天贵族的权力,是皇帝早就获得的。

如今把满桂像草原权贵一样册封顺天爵位,他们根本没有资格反对。

一些人只能心里暗暗鄙视,把满桂视作蛮夷一类。

朱由检却不管他们怎么想,决定道:

“册封满桂为顺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东平伯,岁支禄米一千石。”

“可在草原上开辟方三百里封地,招揽牧民建立一个卫。”

“另外,再赐顺天府盐业公司一成股份,顺天银行贷款额度五万两,允许动用本部兵马,在草原上开辟封地。”

这样一个优待,目的就是让满桂尽快在草原上建立势力,作为长城北面的屏障存在。

出身大明的满桂,和那些只想获得朝廷市赏的草原部落定然不同。建虏想从草原绕道的时候,满桂就是把麾下兵马拼光,也得听从朝廷的命令奋力顶上去。

这样长城一带的安全将会大有保障,不需要朝廷一直把北方兵马集结。

身为长城督师的朱燮元,对此当然看得明白。他对皇帝的这个安排暗暗叫好,出言道:

“有了东平伯在塞外,臣在整军的时候,也就更有信心了。”

“如果有草原人跑来长城骚扰,也可以让东平伯捉拿他们。”

这是被动防守的无奈之处,那些草原上的人,经常骑着马跑到长城一带,看看有没有机会潜进来。

大明若是派人追捕,有可能掉进陷阱不说,消耗的马匹和钱粮都承担不起。

所以之前就只能驱赶,谨守长城防御。

如今有了满桂在北边,长城上守卫的士兵就轻松多了。

完全能让满桂,率领兵马驱赶那些人。甚至让他在草原上发悬赏,让那些人不敢冒出来。

以后长城防线将会越来越安全,甚至重新北移,收回开平卫等故地。

朱燮元发言之后,其他人也纷纷明白了这一点。对于满桂的封伯,自然不像之前那么激烈反对。

此时此刻,很多人对皇帝册封顺天爵位的事情,开始佩服起来。

放在以前,满桂这样的大明将领,根本没有在草原立足的机会。

朝廷不放心把他们放出去不说,草原上的蒙古人,也会排挤大明人。

但是在册封顺天爵位后,把同样封了顺天伯爵的满桂放在草原,就不是那么起眼了。

满桂今年两次率领草原联军作战,再加上他的父祖曾在草原生活,一部分草原上的权贵,会把他看作自己人。

满桂也很有可能在草原上立足,建立自己的封国,或者说是部族。

虎大威、猛如虎这两个内附的蒙古人,同样也是可以。

在三人都成功在草原立足后,以后赵率教等人,就能同样给他们在草原上分配领地。和各个蒙古部落杂居,相互制衡牵制。

等到出身大明的草原贵族占到三成甚至一半时,草原上的人,将会再也没有反抗大明的机会。

这是让草原长治久安的万世之策,有见识的枢密大臣,对此当然要支持。

被起复为枢密同佥、已经来京任职的申用懋,就在此时大声道:

“陛下圣明,明见万里。”

“臣为天下庆贺,愿草原长治久安。”

其他臣子在他的带头下,同样称颂起来。

朱由检看着久违的这一幕,嘴角露出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