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琉球内附(2 / 3)

更别说皇帝以子爵、男爵拉拢琉球权贵,让他们分封岛屿做领主。这些人就更不会反对了,反而会积极拥护。

定下这件事后,朱由检感觉已教训了日本,把它南侵的道路锁住。才半遮半掩地收回了前命,下令道:

“日本之事,也划归安东都护府监管。”

“着令安东巡抚洪承畴,全权负责此事。”

“如果与日本交涉、如何帮韩王开辟北海岛封地,由洪承畴全权负责。”

“但是第一要务,仍是对付建虏。”

“对日本的警告,不能影响朝廷对建虏的攻略。”

黄立极和孔贞运闻言,这才心满意足,拟定旨意后带了出去。

此次理藩院发出的反对声音,就是他们这些理藩院大臣拥有更大权力的开始。

纵然皇帝能对理藩院的事务独断专行,也需要考虑大臣的意见。

这会让他们在朝野更受赞誉,更显出他们的能力。

朱由检其实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是错了就是错了,他不是一个不接受劝谏的皇帝。

而且理藩院大臣就是帮皇帝处理藩国事务的,让他们查漏补缺,也是应有之事。

只要自己这个皇帝死死把握住中旨不放,就能掌握理藩院的权力。

黄立极和孔贞运的态度,也让他感觉掌握对外事务的处理权非常有必要。

完全由文官掌握的话,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交涉,能不动兵就不动兵,这和当前的殖民时代根本背道而驰,完全不适应时代。

所以,他打算派一些贵族和武官加入理藩院,在理藩院培养出强硬派。

这个人选还没定好,所以外藩部和外交部长,仍要继续空缺。

好在这两个部现在也没多少事务,协理院事的孔贞运,完全能照顾过来。

——

命令下达之后,孔贞运很快和琉球使者商谈内附之事。

琉球使者听到这个消息后,可谓惊喜交集。

事实上,琉球受萨摩藩的侵扰,远比他向孔贞运透露的严重。

琉球早在二十年前就被萨摩藩击败,被迫向其朝贡。琉球国王人选,都要受萨摩藩主干涉。

这些他以前不敢说,如今在听到大明有意让琉球内附后,才哭着道了出来。请大明主持公道,把琉球从萨摩藩解救出来。

孔贞运听到这些,一时义愤填膺。

他实在没有想到日本的胆子这么大,区区一个萨摩藩,就让琉球朝贡。甚至连琉球国王的人选,都有胆量干涉。

这是对宗藩关系的极大破坏,大明若不拿出态度,如何还维持天下秩序。

所以他很快就带着琉球使者觐见皇帝,说明这个新情况。请求海军出兵,帮琉球驱逐萨摩藩。

朱由检听闻此事,同样极为生气。

但是他这时对日本的怒气已经压了下去,听从孔贞运的劝谏把精力用于建虏。

所以在思索之后,没答应孔贞运发兵的请求,而是下达命令道:

“郑芝龙不是想要出兵吗?”

“朕就如他所愿,让他出兵琉球,完全驱逐萨摩藩。”

“若是成功,朕允许他择取一个岛屿做领主,多封一个子爵。”

“其他人若有立功者,同样可封爵位。”

把这件事交给了郑芝龙,打算靠他的力量驱逐萨摩藩。

至于所谓的付出,则是子男爵位,同时把郑家的力量,放在琉球牵制本土势力。

对琉球国王的册封,同样也定了下来。

因为此时的琉球国王太弱势,还需要大明帮助,所以侯爵是没有的,只能被册封为伯爵。

以后的外藩琉球王国,就变成了内藩琉球伯国。由福建巡抚监管,并且由朝廷派长史。

琉球内部也要进行改造,符合大明制度,使用大明的文字和语言。

朱由检让孔贞运以琉球为试点,摸索如何把外藩改为内藩。

除了琉球使者的参与外,这件事情完全没征求琉球国王的意见。

但是琉球使者却喜极而泣,因为他做梦都想成为大明臣民。

更何况大明皇帝因为他勇于任事,给他册封了个世袭爵士,如果他在内附这件事上立功,以后还会提升爵位。

这让他完全倾向了大明,代表琉球和大明签订了很多协议。

从琉球王国转变为伯国开始,大明对周边的外藩,开始进行改造。

能内附的就内附,不愿内附的才会维持外藩。

像琉球这样的小国,大多接受了大明好意,选择内附大明,成为大明贵族的一员。

朱由检也投桃报李,给他们在诸王府一带赐宅,和大明贵族同样看待。

——

远在福建的郑芝龙,很快就接到了理藩院命令。这是通过锦衣卫的渠道发出的,用飞鸽传书接力传过去。

虽然正式的命令文书还没到,但是郑芝龙仍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