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皇长子诞生(2 / 3)

春靓丽。

同样年轻的钱武,看得几乎花了眼,觉得能选个漂亮的乐户也不错——

反正他老爹不在这里,相亲成婚后皇帝会赐婚。到时生米煮成熟饭,老爹反对也拆不散。

这样想着,钱武的心情平静下来,在上台介绍自己时,也显得从容得体。

尤其是年前立下功劳这件事,让他成功获得了一位宫女青睐,想要和他相亲。

虽然这位宫女的年龄比较大,足足比他大了八岁,样貌也称不上好,似乎曾经在宫里做杂役。

但是钱武仍旧毫不犹豫选择了这个人,出发前请教过张永安和顾炎武的他,知道自己一个大头兵、娶到宫女的机会有多宝贵——

那可是能够写入族谱的,后代看到后也觉得神气。

至于相貌和年龄,只要他将来能发家,有的是机会纳小妾。

在娶妻的选择上,当然是要娶贤。

不歧视乐户的钱武都这么想,其他军士的选择那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几个特别漂亮的乐户被看上眼的世袭军士选择,其他乐籍女子大多没能成功相亲。

反倒是宫女,除了特别不想嫁的,几乎都嫁了出去。甚至有宫女的年龄,比军士大了十几岁。

那些乐籍女子,对此自然很是失望。不过她们这次主动报名也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女官处会从她们中招一些人——

当今皇后打算开办女子学堂,会从她们中挑选一些有特长的教授学生技艺。

这让她们的心里,稍稍感到安慰。如果有了女子学堂教师的身份,她们以后会更容易嫁出去。

——

钱武对那些幕后的事情自然是不知的,他和相亲的宫女,高兴地参加灯会。

这次灯会的场景,他后来大多都忘了。但是他的记忆中,却一直感觉非常美。

而且后来顾炎武教他的一首词,让他感到很是贴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感觉自己在这次灯会上,找到了相伴一生的人。

成功交换了定情信物后,钱武在次日就得到消息,皇帝选择在二月二日赐婚、为他们主持集体婚礼。

到时他们都会被邀请去南苑,参加皇室组织的宴会。

如果有家属能过来,就尽快通知人赶过来。

赶不来也没什么关系,因为皇帝会在春耕仪式完成后,御驾亲临这次婚礼。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一些宫女找不到家人,也不愿意回家。为了避免她们因为没有家人在婚礼上尴尬,朱由检就选择集体婚礼的形式,让她们集体成婚——

以后,皇室就是她们的娘家。如果成亲后受了欺负,可以向女官处求助。

但是如果她们行为不检点,女官处得知之后也会奏请皇后惩罚她们,避免败坏皇家声誉。

钱武的家就在涿鹿区,自然是能赶来的。

他在得知消息后,急忙把自己父亲、哥哥的名字写上邀请函,还写了一封信送回家里。

钱武的父亲钱大力得知儿子要和宫女成婚后,高兴地连放了三天鞭炮,请了戏班唱戏。

就连涿鹿卫的军官,在得知此事后都上门道贺,很多人送上了礼钱。

这些礼钱属于人情往来,以后大部分是要还回去的,所以钱家也称不上以此敛财,而且他们收到的礼金也够不上纳税。

钱家人高兴的是,他们通过此事,和很多世袭军官建立了联系。以后说不定就有机会落在他们头上,将来钱武如果成为世袭军官,也能更好地融入他们。

可以说,因为娶了一个宫女,钱家的地位就隐隐高了半层,和普通的世袭军士不一样。

钱大力高兴之下,让两个儿子也都请了假,拖家带口地去南苑参加皇帝主持的婚礼。

或许就是因为预料到这种情况,这次婚礼的举办地点,被放在了刚刚开始整修的南苑。

这里虽然比较简陋,地方却足够大,能够容纳许多人。

钱大力作为曾经的军户,又带着邀请函前来,因此被视为可靠之人,能带着家属进去。

他在南苑的门口,还看到了一些被拦下的人。据说是某些宫女的家属,得知集体婚礼的事情后赶了过来,想要看看是否有自家女儿在内。

但是他们没有邀请函,也没有宫女出来作证,所以被拦在了外面。

钱大力最初还有些同情他们,但是听到一些人的言语后,就再也不同情了。

因为他得知有些宫女就是回家后不甘被父兄卖掉,求助锦衣卫跑回来的。

若非如此,他儿子一介军士,也娶不到宫女。

高兴地向参加婚礼的人群招呼,钱大力看到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又远远看到了皇帝。

在激动地向皇帝朝拜后,皇帝让鸿胪寺的官员,向众人宣读了旨意。

而且还向成婚的新人发放了赐婚敕书,作为赐婚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