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东宁开发和军士阶级(2 / 3)

应饷银。

他们的赋税则正常交,除了需要服役三年之外,和民户没有任何区别。

徐大化在了解到这里一年可种两季水稻、比福建很多地方产量更高后,更是深为震惊。认为东宁岛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可以兴修水利。

并且按这些人的建议,对军民府和军民卫的架构,从整体上进行梳理。

这些世袭爵士,还有子爵、男爵,在朱由检的规划中不再世袭卫所官职。而是根据他们子弟在军校的成绩,授予相应官职:

世袭爵士九品起、世袭男爵八品起、世袭子爵七品起。成绩好的是正,成绩差的是从。最高就是正七品,不超过状元的从六品。

守备营或守卫队只有骨干兵力,在遭到敌人进犯时,召集预备役防御。

免税则是没有,世业田统一缴纳十一税。但是只要家中有人服役,十一税就会返还,称为服役退税。

皇帝把这个权力,交给了南洋巡抚郭尚友。

甚至还有些士子请求官员上疏,让朝廷严惩他们。周起元的儿子周彦升,更是写了血书,进京为父申冤。

到了东宁岛上,还给他们安排了住宅,并且派来向导,跟着他们考察。

最迟二十年后,军士家中必须有人服役。否则朝廷会把世业田收回去,重新分配给他人。

在颜思齐招募三千之众后,郑芝龙继续招募,在岛上聚集了上万汉民。

所以,在霍维华、徐大化等又一批阉党臣子被流放过来后,这些人计议之下,打算渡海过去。

东宁府可自行决定设立多少卫所,寻找地方开拓。

后代想从军也能直接做官,从军校毕业就能被授予相应品级。

郭尚友就是之前的漕运总督,阉党少有的参与建祠、仍旧被留任的官员。

同时,他让霍维华等人,尽皆选择十方里的土地。并预留方十里的空间,作为赐给他们的爵田。

军民府和军民卫的管理,则是交给政务署、廷尉署、卫尉署这三署。再设立守备和守卫队长,负责卫所守备。

为了鼓励活着的人努力开拓,他下令追封吴淳夫、孙云鹤等人为男爵,后裔世袭爵士,分配十方里爵田——

霍维华等人磨合之下,逐渐形成了霍维华、田尔耕掌军,徐大化、吴淳夫理政,张讷、许显纯司法,杨寰、崔应元、孙云鹤等人执法的格局。

在这过程之中,也不是没有损失。那就是吴淳夫、孙云鹤等人病逝,死在了卫所开辟中。

名义上是监禁,实际全无限制。只要他们不逃跑,哪里都可以去。

这是皇帝给军户的一条特殊政策,只要他们祖上到现在累计的功劳,能够被分配十方里土地,就授予世袭爵士身份,世业田变成爵田。

但是这个很难,朱由检在了解到东宁岛的重要性后,越来越想要加强控制力。只打算分配世业田和爵田,不打算分配领地。

李三水的儿子从军后,会从二级军士做起。可以担任什长、伍长,甚至有考取军校担任军官的机会。直到四五十岁退役,让下一代人顶上来——

爵田相比世业田区别不大,同样按皇帝的要求缴纳十一税。

作为后七君子之一,周起元被很多福建士子同情。他们在得知阉党罪臣来到泉州后,打探到这些人的住所,时常前来谩骂。只要他们出来,就会被丢烂菜叶。

当年,他在癸巳京察中被东林党黜落、下放汀州府连城县担任知县时,就是靠着兴修水利等政绩,得到乡民认可,为他建了生祠。

恰好这个时候,朝廷招抚郑芝龙,正在商谈条件。

卫所的民户则没有永业田,每人成丁后服役三年即可,以后作为预备役。如果服役人员充足,甚至能缴纳免役钱替代。

但是好景不长,福建的士子得知了他们前来的消息。这里是叶向高的故乡,泉州府旁边的漳州府海澄县,更是周起元的老家。

在防卫军中表现优秀的,可以被调入京营、御营,或者由边军精锐组成的野战军。

所以,他用一身所学,和霍维华、田尔耕等人,确定了东宁卫所在。然后上疏皇帝,请求迁来移民开辟东宁卫。

他们在面对官吏欺压时,会更有底气反抗。一般的小官小吏,根本就不敢欺压他们。

颜思齐和继任的郑芝龙,都执行这个方略。

朱由检参考他们的建议,为军官、军户授予了世业田:以后世代承袭,不许分割买卖。

按照皇帝的规定,东宁岛上被赐予的最大土地面积,是一百方里,也就是海外世袭爵士的封地面积方十里。

李三水的世袭二级军士,就是这一制度的产物。

但是凭着爵士的身份,他们可以向皇帝直接上疏。即使触犯法律被审判,也需要大理寺贵族法庭再审,皇帝最终裁决。

此时的东宁岛上,已经有上万汉民。最初是颜思齐招募来的,是陈衷纪定的策略:

以这个岛为根基,势控东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