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火烧沈阳城(2 / 3)

下来。”

命令洪承畴带来的倭人在前,自己麾下的东平军为督战队。决定在最后一个倭人死光前,绝对不会停下来。

洪承畴对倭人的性命自然是不心疼的,反而对此颇为满意。

因为倭人作为仆从无论死伤多少,都是不计入明军战损的。

换句话说就是他洪承畴现在只有功劳,没有一次失败。

满桂也是因为这一点,把最后到的倭人放在最前面。否则攻城的损失太大,他立下的功绩会蒙尘。

为此,他已经命孔有德去虎皮驿把先前抵达的一万倭人带过来。如果沈阳城下的这些倭人死光了,就让他们补上去。

在他的命令之下,次日,大明的各种火炮,展开了猛烈轰击。

城中的建虏最初还忍着不还击,但是在耿仲明指挥着倭人攻城后,不得不开火驱散他们。

然后,他们就遭到了明军火炮集火。运上来的各式炮弹,很快让建虏火炮失去了战力。

那些倭人士兵在靠近城墙厚,纷纷举着火铳,对着城墙的建虏射击。

因为他们用的旧火器和弓箭的射程相差不远,很快就迎来了一阵箭雨。

双方都忍着伤亡对射,场面煞是壮观。

——

满桂等将领在后方看着,对倭人士兵的表现很是满意。

这些人士气旺盛、悍不畏死,当真是合格的仆从军。

满桂还向洪承畴道:

“洪总督真是颇有练兵之才啊!”

“竟然这么快就把一群倭人练成了军队。”

洪承畴抚须而笑,自谦道:

“不过是按朝廷操典训练,按卫所编制而已。”

“这些倭人不知大义,惟有以利诱之。”

“他们为了得到赏赐,自然悍不畏死。”

在倭人组成的军队中,洪承畴推行军法颇为严厉。

戚继光的临阵连坐军法,早已被他在倭人中实施。

但凡有一个人敢退,洪承畴就敢杀一队人,上级军官也会受处分。

这些人在严酷的军法下,早已训练得只敢上前,不敢有丝毫后退。

很快,就有一部分倭人冲到城墙

一些手持倭刀的武士,极为勇猛地冲了上去。

如果是建虏的精锐在城上,他们是打不过的。

但是建虏在沈阳城中留下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和奴隶。

面对以杀人为业的武士,他们怎么敌得过

在倭人攻上城墙后,就开始节节败退。

满桂等明军将领在后方看着,都觉得有些奇怪。

因为眼前的建虏似乎太好打了,似乎一触即溃:

“不对劲!”

“城里的建虏不对劲!”

“难道黄台吉真像猜测的跑了,留下的都是弃子”

对黄台吉可能已经逃跑,他们多有猜测。

只是没有确切动向,只能先把沈阳城打下来。

如今见城墙上的守军如此不堪一击,满桂顿时就觉得可以确认:

黄台吉不在城中,把精锐都带了出去。

有了这个判断,不愿被沈阳城继续耽搁的他,当即就指挥明军押上,想要一举破城。

洪承畴这时却说道:

“城里确实不对劲,建虏就算留下的都是老弱,也不该如此无力。”

“满将军且等一等,让那些倭人先进去。”

这番话说得恳切,也有他自己的算计。

如果没有埋伏一切好说,他麾下的倭人立下了破城的功绩。

如果有埋伏的话,死的也是一些倭人,洪承畴自己都不在意。

身为安东总督的洪承畴,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满桂被他这么一劝,有些发热的头脑,顿时冷静下来:

不管洪承畴有什么算计,作为总指挥的他,功劳总有一份。

反而是不慎之下出现纰漏,自己有可能沦为笑柄。

所以他下令道:

“各处地道启用,立刻开始爆破。”

“如果爆破成功,让安东军的倭人先攻进去。”

方才趁着大战的动静掩护,挖开最后一段地道的工兵,接到命令后立刻开始爆破。

沈阳城对建虏来说是大城,但对他们来说,却是不过尔尔。

再加上刘兴祚指点过城防缺点,很快,随着几声轰响,沈阳城有数段城墙,都被火药炸开。

城墙上的建虏将领,大喊着组织人堵豁口。

但是此时城墙上的建虏都在激战,哪里还分得出人来

很快,就有大股倭人士兵蜂拥而入,城里组织的反抗,几乎完全无力。

一众明军将领见此,有的脸带笑意,有的更觉得不对,觉得沈阳城被破得实在太容易——

在经历过地道爆破攻城后,他们不相信建虏对此没有防备。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