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给林丹汗找个敌人(2 / 2)

那就是一直追着打下去,无论他们逃到天南地北。

纵然是袁可立,面对皇帝提到的辽民血债,也没有更多言语。

在辽南镇从山林中解救出一些辽民后,辽东汉民的苦难,有了更多的当事人。

艾南英以他们的经历写了很多阐述华夷之辨的文章,激起了民众对建虏的极大敌意。

辽南镇新军士气之所以那么盛,同样与此有关。

再考虑皇帝是让封臣打,袁可立没有继续劝阻下去。

只是出于对皇帝一直用兵的担心,他对阻挡建虏逃走,有了更多盘算:

“或许,可以发动被建虏掠为奴隶的汉人、朝鲜人,让他们在建虏逃跑时搞破坏。”

“如果能稍微拖住建虏,虎皮驿的兵马有可能追上去。”

这个做法,明显会对沈阳的汉人、朝鲜人带去很大损失,但是不想他们被建虏带走的朱由检,对此毫不犹豫地同意:

“破坏要有针对性,尤其是建虏铸炮的工匠,一定不能让他们带走。”

“建虏在辽东搜刮的各种技术,不能让他们传出去。”

这是他最重视的一点,担心建虏像蒙古西征那样,带着中国的技术一路外传。最终引得西方技术爆发,到现在已经几乎和大明并驾齐驱。

所以建虏逃亡这件事,一定要尽力破坏。最理想的局面,就是在决战中把他们都打死。

——

不过建虏是不会这么头铁的,作为蛮夷的他们,很擅长弱肉强食,欺软怕硬也如同本能一般。

在发现大明新军很能打、他们几乎是单方面被屠戮后,这些人敏锐地开始避战,甚至打算逃窜。

黄台吉在调走阿敏、莽古尔泰这两个一直和他唱反调的贝勒后,很快就让自己心腹准备撤离。继而又扩散到其他高层,以及整个八旗。

这些八旗高层几乎没有反对的,就算是不想离开沈阳,也不想和明军对阵。

他们开始商议逃亡方向,很快就确定前往科尔沁。

不过科尔沁的积蓄不多,而且同样面临明军威胁。不想再面对明军的黄台吉,开始寻找下一站。

这时,得到命令的宁完我,就开始发挥作用。他向黄台吉提议,盯着林丹汗打下去:

“林丹汗能打下半个漠北,大汗自然也能打下来。”

“奴才以为可以一直跟着林丹汗打,让林丹汗为王前驱。”

黄台吉对林丹汗是很有心理优势的,因为他在面对林丹汗时从没有过失败。

闻言顿时颇为意动,认为可以这样打下去。

林丹汗在漠北打败了不少部落,也招惹了不少敌人。他打着专打林丹汗的旗号去草原,想必会有一些人依附过来。

如此就能在草原上立足,不至于四面皆敌。

他赞许地看着宁完我,夸赞道:

“没想到你对漠北也有如此见识。”

“这次就和萨哈廉一起,随着两黄旗迁徙。”

“到了草原上后,本汗会把忠心的人全部编入八旗,你也可以抬旗为旗人。”

听得宁完我顿时傻了眼,没想到打算趁乱逃脱的他,竟然因为这次建言,又深陷在里面。

此时他恨不得给自己两个耳刮子:

通过萨哈廉提议不就好了,何必自己说出来

现在好了,被黄台吉编到两黄旗队伍里,还怎么趁乱逃出去

一时间,他急得焦头烂额,联络沈阳城的锦衣卫密探给他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