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的声音很轻。
可在寂静的大殿上,所有人都能够清晰的听见他所说的话。
不少人当场一愣。
就连上首的李承乾,也是微微失神了刹那,脑中瞬间浮现出了自己母亲生前的样貌。
“母亲……”
李承乾喃喃的呼唤了一声。
紧接着迅速回神,看向眼前双眼通红,几乎快要虎目含泪的李象,心中一时间感慨万千。
他自然能够看出来李象是有目的的。
在这个时候,在文武百官齐聚的现在,说出这么一番话,明显是带有笼络人心的意味的。
但……
君子论迹,不论心。
李象所做的事情,踏踏实实的摆在那里。
而且以李承乾的眼力,他能够看出此刻的李象,的确是饱含着深情的。
文德皇后长孙氏……
李象出生在贞观四年,而文德皇后病逝之时,他已经有六岁了。
六岁的少年。
已经懂很多事情了,李承乾确定,李象与陪伴他从小长大的皇祖母,之间是有深厚感情的。
况且。
李象虽然并非嫡出。
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李世民与长孙氏夫妇的第一个孙子。
祖孙之间的感情,是真的……
“唉!”
良久之后,李承乾叹了口气。
“难得你有这番心意,也没白费你祖母生前,对你的百般呵护。”
“大郎,你做的很好。”
“去年朕一直在忙国事,以至于甚至连母亲十年忌日,都没能回长安来祭祀,只是冬天了,才回来一趟。”
“仔细想来,朕…不孝啊!”
此言一出。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齐齐色变!
杜荷瞬间站起来,随后重重下拜,行礼道:“陛下,慎言啊陛下!”
“陛下乃是一国之君,我大唐数千万百姓,以及这偌大的天下九州,全都压在陛下一人的肩头。”
“陛下之仁孝,天下人有目共睹!”
“万望陛下,收回刚才这话啊!”
群臣一随之纷纷出列下拜,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些许惶恐之色。
李承乾摇摇头,脸上的神情满是苦涩。
他的确心中有一些愧疚,毕竟不管他父皇对他如何,他的母亲,生前确实是一直对他呵护之至的。
倘若不是他的母亲。
李承乾感觉自己在重伤之后,恐怕过不了多久,就要失去太子之位了!
当然。
他之所以要现在说这一番话。
愧疚的确是有一些的,但主要的原因,还是要…立人设!
准确的说。
是进一步加深他这个大唐皇帝仁孝的人设!
治理天下,不能只靠刀兵。
这是今天下午他对李象所说的话,同样,也是他一直以来所认可的真理。
治理天下,需要他这个皇帝做戏。
一个仁孝的皇帝,一个仁善的皇帝,这种鲜明的人设,在某些方面,可以为大唐的长治久安做出一定的贡献。
毕竟孝之一字,份量太重了。
即便是烂透露的司马家,陈寿都可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这种话,孝之一字的份量,由此可见一斑。
“大郎,起来吧。”
李承乾亲自走下高台,然后伸出手,把李象从地上拉了起来。
“你的心意,朕看见了。”
“你的皇祖母也必定看见了,你做的非常好,朕很满意!”
说话间。
李承乾就拍了拍他的肩膀。
人群中的李厥看见这一幕,一颗心瞬间就沉到了湖底。
李象这一手,实在是把他给看懵了。
这一招。
名为仁孝啊!
整天把忠孝仁义四个字挂在嘴边的文臣们。
在看见陇王李象今日的所作所为后,怎么可能不为他感动,从而逐渐的倾向于他?!
李象此举。
是在动摇他的基本盘!
就像他刚才对李象下手一样,兄弟二人很明显都看到了这场储君之争的胜负手!
然而,李象实际上做的比他还好。
原因很简单。
能够一票否决谁当太子的人。
也就是他的父皇,此时此刻,明显也是有些被李象的举动给感动到了。
设点感动,哪怕只有一点,也是极其恐怖的!
“大兄啊大兄……”
“你八成是想不出这种一箭三雕的计谋的,看来你背后,有高人在出招啊!”
之所以说一箭三雕。
其一,拉拢了奉行忠孝仁义之道的文臣。
其二,感动了掌握着诸君之争裁判权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