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老支书带着陈国保来到了鸡圈。
“小陈啊,这就是我们养鸡的鸡圈。”老支书介绍道。
陈国保放眼望去,也没看到有啥特别之处,但有一处小屋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开口问道:“支书,那个小屋是用来干啥的?”
老支书解释道:“那个是小鸡孵化室,复兴搞出来的,专门孵化小鸡用的。”
陈国保听到这话,立马来了兴趣,问道:“支书,我可以过去看看吗?”
他害怕里面有什么秘密是不能被外人知道的。
有些出乎他意料的,老支书点头同意了:“没问题!”
这小鸡孵化室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凡是明白其中原理的,对结构稍加了解,便可以做出个差不多的来。
老支书这么大方,陈国保始料未及,但还是决定跟着过去看一看。
两人走到小鸡孵化室,从远处看还觉得有些奇特,可凑近一看,根本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但里面架设的那些管道,就引起了陈国保的注意。
他走过去伸手摸了一下,被烫的当即缩了回来。
居然是用管道中热水的温度,来调节小鸡孵化室的温度。
母鸡孵小鸡的时候,也是要保持一定温度的,不然就会出现很多坏蛋。
“想不到这样简单的问题,之前竟然没有人能想到。”陈国宝低声自语。
能学到这个小鸡孵化室的构造,也算没白跑一趟。
“支书,这小鸡孵化室的孵化率大概在多少?”
这问题一下给老支书难住了,他寻思半天,这边说道:“小陈,你等等,我给你找个人来,让他告诉你。”
说着,就去找李志春。
李志春在不远的地方干活。
老支书找到他,说道:“志春,赶紧跟我去鸡圈一趟。”
李志春放下手里的活,跟着老支书去了小鸡孵化室那,远远他看到有个陌生人站在旁边。
这个人八成就是支书让自己过来的原因了。
三人碰面后,老支书介绍说:“小陈,这是李志春,我们这个小鸡孵化室,是他来负责的,你有什么想问的只管问他就是,我年龄大了,一些事情也搞不明白。”
“志春,这位是公社来的陈国保同志。”
“你好,陈同志!”李志春笑着打招呼。
陈国保也不客气,开口问道:“你好,李志春同志,我想问问咱们这个小鸡孵化室的孵化率能达到多少?”
“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李志春确定的说道。
陈国保听到这个数字,顿时瞪大了眼睛,眼下小鸡孵化率最好也不过才百分之五十啊。
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继续问:“那这个孵化室的温度是怎样调节的?”
他说着还拿出纸笔,准备记一下,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李志春一听这话,索性把李复兴之前跟他解释的那些话,重新给陈国保讲了一遍。
陈国保听的相当认真,跟个渴求知识的学生一样,一字一句都认认真真地记了笔记。
老支书也想不到,这么个不大的小鸡孵化室,居然包含了这么多道道,自己多让年轻人去做事这个决定,看来十分正确。
否则这么多的东西,他可记不下来,更不用说跟李志春一样,几乎原原本本的背下来了。
陈国保一边听一边记笔记,还时不时问一些关于孵化室的其他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李志春也都一一回答,即便有的李复兴没有教过,可通过这些日子的亲身实践,他也学到了不少新东西。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
几天后,李复兴带着卖鸡得来的一千块,回到了村里。
他先来找老支书,走近一看,见老支书正陪这个年轻人四处参观,从老支书的态度来看,这年轻人应该来头不小。
赶忙过去打招呼:“支书。”
老支书一看是李复兴,笑着说道:“复兴,回来了?这位是公社来的陈国保同志。”
陈国保老早就听说过李复兴的大名,笑着点头:“你好,复兴同志。”
“陈同志你好!”
两人互相打了个招呼,算是认识了。
陈国保通过这几天的观察学习,发现李家庄的养鸡方法与其他村没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在细节上有些些许的差距。
他心中很纳闷,这样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差距才对,他百思不得其解,但有了小鸡孵化室这个发现,也算是可以交差了。
不过这么高的孵化率,可是要从鸡蛋开始就严挑细选的,得把那些问题鸡蛋都给挑出来,这样孵化出来的小鸡才会没什么问题。
李家庄的村民们都清楚里头是什么原因,但却不会跟外村人说。
三个人继续聊了一阵,但老支书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基本插不上话。
这一说就忘了时间,等反应过来